
記者張辰卿/台中報導
深植基督信仰價值的馬禮遜學校,為確保學生在營隊中能實踐「愛人如己」的服務精神,選擇與能抓住其教育精髓的超越教育合作。 超越教育於11月17日至21日,為馬禮遜學校台中與高雄分校規劃三場深度學習旅程,將「全球公民教育」理念落地實踐,引導學生透過「服務學習」與「文化探索」,深入台灣在地場域,以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開啟培養國際視野與在地行動力的創新教育模式!
全球視野,在地實踐:從教室走向永續發展現場
超越教育的課程設計緊扣SDGs核心精神,特別是SDG 4 優質教育、SDG 10 減少不平等與SDG 11 永續城鄉等目標。創辦人John Stephenson表示:「我們要培養的是能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的未來領袖。對馬禮遜學校的學生而言,這不僅是學習,更是實踐聖經教導的機會。 學生在偏鄉服務與文化沉浸中,親身實踐全球公民責任,這正是未來教育的關鍵方向!」

▲協助獨居長輩進行居家清潔,為長者改善生活空間。(圖/ 超越教育Beyond Education提供)
中台灣服務學習:實現SDGs的在地行動
馬禮遜台中分校 Grade 11(高中二年級)的15位學生,完成了為期五天的「深度服務學習營」。他們的服務足跡專注於苗栗與台中,具體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 居家環境改善: 在苗栗與華山基金會合作,親手協助獨居長輩進行居家清潔,為長者改善生活空間,回應SDG 3 健康與福祉目標。
- 部落共融與建設: 在台中達觀部落與「深耕德瑪汶協會」合作,學生不僅參與共餐的烹煮與分裝,更親手製作健走杖、協助部落建築粉刷,也擔任國小學童的課輔伴讀,展現了全方位的關懷,落實SDG 10 減少不平等目標。
- 啟智中心陪伴: 最終站來到私立聖家啟智中心,學生們以真誠的互動,陪伴學員參與活動並整理環境,體現SDG 10減少不平等中「促進包容且公平的社會」的永續精神。
南台灣多元實踐:全球公民的雙軌養成
馬禮遜高雄分校則採行了更具策略性的「雙軌學習方案」,為不同年級的學生量身定制:
- Grade 11服務實踐隊: 15位高中生深入恆春半島。他們在恆春基督教醫院協助獨居長輩居家清潔與醫院義賣,將所得投入長者照護專案,展現資源轉化為關懷的實踐能力。隨後,他們在旭海村親手為長者與孩童製作早餐,並陪伴長者進行課程活動,實踐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的理念。
- Grade 7文化探索隊: 25位國中一年級學生,則投入屏東縣泰武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沉浸於獨特的排灣族文化中,透過深度互動,親身參與當地生活與社區活動,實踐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文化對話精神,促進SDG 4優質教育中的「多元文化理解」與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具體回應SDG 10減少不平等的全球目標。
培育未來世代的全球競爭力
馬禮遜台中分校教師觀察到:「學生在服務過程中,展現出對全球議題的深刻理解。他們不僅完成服務,更能將在地行動與國際議題連結,展現出全球公民應有的素養。」高雄分校教師也強調:「這種將全球視野融入在地實踐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同時具備國際觀與行動力,這正是未來人才最重要的競爭力。」
創新教育典範:鏈接國際與在地
超越教育創辦人John Stephenson指出:「我們與馬禮遜學校的合作,代表著教育創新的重要方向。透過將全球議題轉化為在地行動,培養的不僅是學生實踐基督精神的包容與社會責任感,更是他們在全球化時代必備的開闊視野與能力。」
關於超越教育- 超越教育致力於幫助青少年探索自我,培養未來十年所需的特質與能力。通過留學升學輔導與體驗式營隊活動,幫助學生在學術與個人成長之間找到平衡,成為具有影響力並貢獻於社會的未來領袖。超越教育以獨特的觀點與方法成功協助200位以上亞洲學生成功得申請至美國前5%的大學並100%取得高額獎學金支持。











































-360x180.jpg)


























欣賞謝德祥副總(右)在裝修業的專業實力,並認為天然防潮石膏磚)-360x18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