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勁陞/里港報導】 里港警分局於4月份成功攔阻詐騙案3件,總金額達98萬元,詐騙手法分別是「假交友(徵婚詐財)」、「猜猜我是誰」。金融機構於第一線即時攔阻民眾落入詐騙集團陷阱並通報警方處理,保住血汗錢,分局長温基興特別率領偵查隊等人親赴里港農會、里港郵局、九如郵局、鹽埔郵局、九如新光銀行等金融機構頒發獎狀及獎勵金,並持續向金融機構行員進行反詐宣導,共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偵查隊隊長陳忠義深知阻詐、防詐、識詐重要性,持續帶領宣導團隊至轄區農會、郵局、銀行宣導詐騙,分享詐騙手法及話術解析。例如一、「假投資」:詐騙集團透過網路社群或交友軟體主動認識被害人,並假借股票、虛擬通貨、期貨、外匯及基金等名義,吸引民眾加入LINE投資群組,初期會先讓民眾小額獲利,再以資金越多獲利越多說詞,引誘民眾加入投資網站或下載APP並投入大量資金,後續再以洗碼量不足、繳保證金、IP異常等理由拒絕出金,民眾發現帳號遭凍結或網站關閉才發現遭詐。高獲利必定伴隨高風險,聽到「保證獲利」、「穩賺不賠」必定是詐騙,民眾應選擇自己有深入瞭解過的投資標的,不要輕信來源不明投資管道或網路連結,如遇到加「LINE」進行投資必為詐騙。
二、「猜猜我是誰」:詐騙集團假冒兒女、親戚或多年不見的友人,透過電話或通訊軟體(如LINE)與民眾聯繫,並以換過手機所以不是原來的號碼、暱稱等方式要求民眾加入新手機號碼或LINE ID,過幾天後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理由詐騙民眾匯款,事後民眾聯絡到當事人確認無此事後才知道被騙。接到以親友名義來電借錢,務必以舊有電話向當事人親自確認,切勿貿然前往銀行匯款,以免遭詐騙,提供的匯款帳戶名稱與親友本人名字不同,詐騙的可能性將大幅提高,更應主動查證,可與親友約定專屬密語,做為懷疑對方身分時的確認。
里港分局分局長温基興表示,統計114年1月至4月份,里港分局已成功攔阻新臺幣共計346萬元整,更利用頒獎之際向金融機構主管、辦公民眾宣導,除第一線關懷外,科技防詐也是重點。在此呼籲社會大眾,詐騙集團犯罪手法千變萬化且層出不窮,一句好久不見很窩心,接著照辦就傷心,接到不明簡訊要質疑,不要點選才聰明。
迷途老翁無助徘徊 暖警攙扶護送返家
▼九如分駐所所長蔡惠茹與警員羅佳純迅速趕抵現場,熱心協助老翁返家。(圖/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
屏東縣九如鄉一名年約七旬的陳姓老翁於日前下午在東寧路段因迷路而無助地坐在路旁,熱心民眾發現異狀趕緊通報警方。九如分駐所所長蔡惠茹與警員羅佳純迅速趕抵現場,熱心協助老翁返家,獲得家屬感激。
所長蔡惠茹說明,警方到場後,發現陳姓老翁獨自坐在椅子上,神情略顯疲憊。經詢問後得知,老翁因行動不便,外出時迷失方向,無法自行返家。員警隨即協助其上巡邏車,並耐心與老翁對談確認姓名與住址後,將其安全送返住處。老翁家屬對於警方的積極協助表達誠摯謝意。
里港警分局長温基興表示,蔡、羅二員熱心協助迷途老翁返家,表現殊值嘉許。呼籲民眾,如家中有年長者,應多加留意其出入狀況,並可佩戴聯絡資訊配件,以利發生狀況時能迅速聯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