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本月5月24日(六)在台北凱撒飯店舉辦「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法律、人文暨中醫藥論壇」,論壇主要發起者為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張朝凱教授及秘書長胡峰賓教授。在海峽交流基金會指導下,同步發起「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台灣校友會聯合會」平台,這次論壇促進在台曾經到大陸求學的校友之間的交流互動,更串聯這些校友們在其專長領域展開跨校、跨界的深度對話,從AI遠距醫療到中醫藥養生、從台商法律保障到仲裁制度的實務探討,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堪稱一場具學術厚度與實務連結並進的高峰盛會,為兩岸專業合作寫下新的一頁,兩岸學術交流再掀熱潮!
學術論壇 嘉賓齊聚 盛況空前
本次論壇參加貴賓包括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潘維大、立法委員陳玉珍、海基會董事楊文慶、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秘書長林桓、中華傳統醫學會理事長翁瑞文、板橋國泰醫院院長駱長樺、北京大學校友等。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長潘維大,同時是台灣法學研究交流協會理事長。他說,期待各大校友、各界領域專業人士透過這次論壇多方交流,一起讓論壇更充滿意義,未來蓬勃發展。
立法委員陳玉珍擁有北京大學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她表示,作為來自金門的民意代表,自然高度關注兩岸事務。儘管當前兩岸關係較為緊張,她仍鼓勵民間持續交流,並表示將持續關注並支持此類具建設性與發展潛力的學術活動。她期盼兩岸在半官方、半民間層級的交流能夠日益深化、持續進步。
海基會董事楊文慶出席論壇致詞時表示,兩岸民間交流依然熱絡。楊文慶強調,無論當前政策如何變化,每一場兩岸論壇的結束,往往正是一段新交流的開始。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也認為,這次論壇很具意義,感謝來自各界領域的專家學者蒞臨分享交流。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法律、人文暨中醫藥論壇」產官學致詞貴賓。(圖/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提供)
學經歷豐富多元 張朝凱教授擔綱重任
台灣北大校友組織歷經數次重整與擴展。在台灣,目前共有「台北市國立北京大學校友會」、「北京大學台灣校友總會」(台北)、「中國北京大學台灣校友會」(高雄)與「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等人民團體。張朝凱教授曾連任六年台北市國立北京大學校友會理事長,卸任後仍持續以監事長與榮譽理事長的身分,主持校友論壇、專業交流、聯誼餐會與企業參訪活動,在凝聚北大人情感與推動實質合作方面,貢獻卓著。
張理事長學經歷橫跨醫學、法律與公共衛生領域,具備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博士、北京大學EMBA與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其現任台灣諾貝爾醫療集團創辦人暨眼科機構執行長、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等職務,為台灣少數醫法雙修的專業典範。
▲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創辦人暨理事長張朝凱教授(右)、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袐書長胡峰賓教授(左),共同為兩岸學術交流吹起號角。(圖/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提供)
AI應用崛起 遠距醫療與資料管理引關注
活動首先進入遠距醫療主題,由板橋國泰醫院院長駱長樺上台分享其對遠距醫療趨勢的觀察。他指出,未來民眾的就醫模式勢必改變,變革方向將涵蓋醫師角色的轉變、醫療場域的演化、AI智能平台的導入、醫病關係的重塑,以及個人化健康照護的發展。
台商保障成關注焦點 仲裁制度成解方
針對「中國仲裁制度與台商權益保障」議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也出席論壇,他開場時致詞表示,非常支持這樣的論壇交流,希望能讓仲裁的概念更讓社會有所了解。吳理事長曾任世新大學校長,具備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秘書長林桓補充仲裁的簡單概念。他說,台商在大陸進行法律諮詢後,若後續出現紛爭,常透過仲裁機制來解決,包含調解與協商等程序。而台灣的仲裁在經大陸法院許可後,可以進行強制執行。
中醫藥新風貌 養生觀念邁向全球
活動接續主題為中醫藥與人文養生,中華傳統醫學會理事長翁瑞文談到台灣中醫市場,他說,台灣中醫發展非常好,現在有約3000間至4000間中醫診所、有7000多位中醫師,但其中比較可惜的是,傳統中藥市場目前大幅落後。翁瑞文指出,中藥與中醫不一樣,中藥又可分為傳統中藥業與科學中藥,而科學中藥因為健保關係發展非常好,台灣今年中醫健保總額340億,其中科學中藥部分有100多億。而傳統中藥材的販賣業(當歸、紅棗、黃耆) 從20年前1萬5000多間,目前降到7000多間。
中華民國中藥商全聯會榮譽理事長馬逸才與台北市中藥商公會理事長林書章表示,傳統中藥販賣業在把關中藥品質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若中藥販賣業持續凋零、萎縮,甚至出現斷層,將導致整體中藥供應鏈出現問題,進而影響科學中藥的品質與穩定性,最終可能動搖整個中藥產業的根基,對傳統中藥文化也將造成嚴重衝擊與影響。
「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台灣校友會聯合會」即將成立 整合橫縱交流平台
面對北大校友人數的日益成長與兩岸交流需求的擴大,張朝凱理事長深感專業交流平台應更積極務實。於今(114年)初,正式成立「台灣北京大學校友總會」並籌備「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台灣校友會聯合會」學術交流社團。
北大總會與聯合會平台以非政治、非營利為原則,聚焦於醫學、法律、人文、科技四大主軸進行「橫向整合、縱向連結」,希望透過資源共享與專業串聯,不僅維繫兩岸400位北大校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也歡迎來自各校系不同領域的青年才俊,共同參與、共創未來。
「中國大陸高等院校台灣校友會聯合會」發起人張朝凱教授說:「我們不僅希望凝聚在台的北大校友,更期待與所有在台的大陸高校校友會攜手合作,從情感連結到專業互動,打造一個兼具溫度與學術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