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莉湘/高雄報導】 中國工程師學會(以下簡稱:中工會)高雄市分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於今(28)日假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盛大舉辦114年聯合年會,年會主題為「以數位科技驅動低碳轉型」,來自各界貴賓、會員以及各項工程獎項得主共250人齊聚一堂,交流及探討產業未來的創新挑戰與永續發展。
今日聯合年會開幕儀式中,中鋼總經理陳守道以中工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的身份出席,陳理事長指出面臨全球氣候變遷與數位化浪潮交織下的嚴峻挑戰,惟有加速數位科技發展驅動低碳轉型,方能有效提升產業的競爭力與韌性。陳理事長舉例說明,強調中鋼近年來擘劃「二軸三轉」經營策略,對內戮力推動數位轉型及低碳轉型之外,對外更積極攜手下游用鋼產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供應鏈轉型,以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期許本次年會透過各工程技術專業領域之間的交流,啟發相關低碳技術的創新,因應未來的碳中和挑戰。
擔任本次年會籌備主任委員的中鋼生產助理副總黃國華說明數位科技係扮演節能減碳的關鍵推手,中鋼本身的數位轉型工作涵蓋營運、生產及設備等3大領域,並以數位創新技術(Technology)、人員AI訓練(Talent)、推動智慧方案團隊(Team)之3T主軸來執行,將原有「自動化」系統提升至「智慧化」層次,期待會員們能從聯合年會安排的專家演講中,激發更多AI應用方案及創意。

今日聯合年會特別安排台達研究院院長闕志克與清華大學教授邱銘傳進行兩場專題演講,闕院長以「綠電匹配的需求與技術」為題,深入分析目前國內、外綠電憑證制度、市場交易機制及其技術支撐,並以台達電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提升綠電使用效率與即時調度能力,並強調企業若能妥善掌握綠電匹配策略,將可大幅提升碳排控管績效。此外,邱教授則以「人工智慧促進低碳轉型」為題,解析AI技術於碳排預測、流程優化、能源監控上的應用,並指出AI可成為企業低碳策略的核心工具,協助企業即時掌握環境變數與產線耗能狀況,達到設備即時調整與預警管理之目標。
聯合年會今日也舉行工程獎項頒獎儀式,由三分會理事長分別頒獎及表彰各分會傑出及優秀工程教授、工程師和團體,並期勉持續投入智慧和心力,不斷精進工程技術,展現工程領域的堅實實力,一同為國家產業永續發展作出貢獻。大會主席陳守道也特別感謝35家企業慷慨解囊及熱情參與,讓聯合年會順利圓滿完成,期待今日搭建的跨領域交流平台,讓各界菁英充分互動及促進合作,將AI帶來的挑戰化成機遇,進一步強化企業韌性及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