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勁陞/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與縣議員宋麗華、麟洛鄉民代表會副主席盧重彰、鄉民代表彭吉男、麟趾社區發展協會及福聖宮等公私立單位合作,於114年7月12日在福聖宮前廣場邀集社區內長輩舉辦「防詐騙宣導活動」時,以「不要讓甘苦錢歸零」為主題,宣講近期常見的「穩賺不賠」、「有門路賺大錢」的投資話術或假檢警的話術誘騙手法,提醒與會的長者們要守住自己的錢財,不要讓老本變成詐騙集團揮霍的資金來源。
警方宣講時先引用近期媒體報導「接一通電話1800萬飛了」的案例為開端,提醒長者注意,如有接獲自稱「健保局、國稅局、金管會或檢、警、調等司法單位」的來電時,只要在電話中提到「被冒名申領理賠、退稅、帳戶內有不明資金進出或涉走私、洗錢等刑事重罪」,或要求「交付個人的金融帳戶、印章、身分證、提款卡及密碼或要求交付現金或拿現金轉換成黃金」來接受調查,或以「偵查不公開」為由,恐嚇不得將接受調查的事項告知任何人,以免遭受刑事處罰等對話內容,就一定是詐騙,接到電話時,不要過度驚恐害怕,一定要先掛斷電話,再打165或110報案電話或撥打親友的電話請求協助,才不會被騙。
警察局長戴台㨗表示,詐騙話術變化多端,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陷阱而遭害,呼籲民眾不要輕信網路投資群組傳送的高獲利、穩賺的投資訊息,而拿自己的房產去申貸抵押,最後都會變得血本無歸,也不要為賺錢貼補生活費,而去擔任提款車手幫詐騙集團提領來路不明的錢,或出租(借)個人帳戶或提款卡,變成詐騙人頭戶,不但要負擔刑事責任還要負責鉅額的金錢損失賠償;檢、警、調等公務機關偵辦刑案,絕對不會用電話通知或視訊通話,要求交出個人的金融帳戶、印章、身分證、提款卡及密碼或要求交付現金或拿現金轉換成黃金,如有接獲可疑訊息或來電,一定要先「掛斷電話」,再撥打165反詐騙或110報案專線或撥打親友「行動電話」或家中的「市內電話」尋求協助,就不會讓自己付出勞力所得的甘苦錢被騙,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