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煥/綜合報導】
從南藝大校園起步,到金旋音樂節與JAM JAM ASIA大型音樂舞台,江晟榮一路走來,堅定地以母語創作唱出自己的聲音。他來自苗栗,家中父親說海陸腔,母親則使用四縣腔,這樣的語言環境讓他自小就具備調性變化的靈活性,也成為音樂創作的重要養分。 四年來,他嘗試用客語寫歌,把成長與離鄉的故事唱進旋律裡。2024年,榮獲文化部原創音樂大獎肯定,更在北流舉辦客語創作專場《轉屋的路》。他同時擔任寶島客家電臺主持人,讓語言不僅活在歌裡,更融入日常生活。 2025推出客語專輯《尋著》,專輯製作過程極為用心,他親自和夥伴共同參與錄音、混音與設計。實體專輯外盒採用「藥盒」造型,象徵思鄉的解方,也向祖父母的「真仁藥局」致敬。籌備期間他更走訪漢聲雜誌社,從黃永松「葫蘆賣藥」的理念中汲取靈感。 這張專輯由百位募資支持者共同促成,江晟榮說,這不只是音樂創作,更是一場文化實踐的行動。他將於11月展開【尋回】巡演,走過台南、台北,最後唱回苗栗家鄉,用音樂與語言書寫屬於自己的文化地圖。
🎉江晟榮說:「這張專輯收錄了8首全客語原創歌曲,是我離開家鄉、來到南部求學後,慢慢找回語言與身份的過程。每一首歌都是我對家、對文化、對自我認同的深刻提問與回應。希望你們聽見的不只是旋律,而是一段段真實的生命故事。」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聽《尋著》,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語言。
🔗 收聽連結:
https://www.soundscape.net/a/105813
感謝每一位支持與鼓勵我的朋友,是你們讓這段音樂旅程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