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煥/綜合報導】
當多數青年選擇流行語言創作時,江晟榮卻堅持用母語說故事。他相信,音樂可以是文化的延續者,也能成為語言的守護者。來自苗栗、擁有海陸與四縣腔雙重語言背景的他,近四年投入客語創作,用旋律延續語言的生命。
首張專輯《尋著》由他親自製作,從南藝大錄音室錄製到配唱,處處用心。專輯融合二胡、傳統歌謠與現代搖滾節奏,展現文化深度與當代表現力。他特別邀請金曲歌手陳瑋儒獻聲,亦在製作過程中向父親學習地道的客語發音,讓作品不僅「像」客語,而是真正「是」一種活的語言經驗。
《尋著》的設計以「藥盒」為概念,象徵思鄉與文化療癒的交會,也呼應祖父母開設藥局的生命記憶。這張作品不只是專輯,更是一份文化行動書。
江晟榮亦為寶島客家電臺節目主持人,透過廣播繼續推廣母語。他說:「客家話和傳統音樂本來就很有魅力,我沒有想著創新,而是想著把大家遺忘但很美的東西找回來。」
江晟榮說:「這張專輯收錄了8首全客語原創歌曲,是我離開家鄉、來到南部求學後,慢慢找回語言與身份的過程。每一首歌都是我對家、對文化、對自我認同的深刻提問與回應。希望你們聽見的不只是旋律,而是一段段真實的生命故事。」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來聽《尋著》,如果覺得感動,也歡迎幫我分享出去,讓更多人聽見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