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喬智/台南報導
受今年颱風丹娜絲重創,台南麻豆地區文旦果園落果、果樹嚴重損壞,農民除損失當季收成,還面臨艱鉅的災後清理與重建壓力。更雪上加霜的是,多項農務作業所需的割草機、鏈鋸等關鍵農機具因颱風、泡水、短路或零件損壞而無法使用,農民面臨農務停擺的困境。
為即時協助農民回復生產能力、強化農村災後應變與自助能力,曾文社區大學與麻豆北勢國小攜手合作,於7月22日(二)上午9時至12時,在北勢國小風雨球場前辦理「農機具義診-社區維修行動」,此次活動由曾文社大農機具維修班教師李宗達與葉德成帶領學員組成維修團隊,並獲得北高雄社區大學與新化社區大學農機班學員的支持到場協助,展現跨區共助的實踐力與教育動能。此外,曾文社大陳光輝老師與屏東科技大學陳韋誠副教授也主動前來支援,親自協助現場故障診斷與技術指導,為行動注入深厚的專業能量,體現農業技術教育間的知識共享與橫向連結。
▲農機具義診活動受理20件農機具維修案件,成功修復16件。(圖/曾文社大提供)
本次義診活動共受理20件農機具維修案件,以割草機與鏈鋸居多,亦包括噴霧機、高壓機、鼓風機與搬運車等常見農務機具。最終成功修復16件,其餘4件因現場缺乏零件由老師或農友帶回續處理。除了協助維修,維修團隊也不忘教育初衷,積極向農友說明日常保養的重要性,發現許多機具故障實為長期缺乏正確維護所致。透過現場實作與講解,幫助農友建立保養觀念與技能,強化自我維修與災後回復的能力。活動結束後,更有多位農民主動詢問下學期農機課程開課時間,表達強烈的學習意願,顯見農村對實用技術教育與自助力培養的高度需求。
活動現場充滿溫情與真誠交流,農民羅小姐帶著割草機與鏈鋸來維修,感動地表示:「活動前跟家人說怎麼有這麼佛心的義診維修活動真的太難得,到了現場更讓我們農民覺得自己被看見、被照顧,真的很感謝。」;另一位在地柚農吳先生則因搬運車損壞而無法啟動,擔心無法攜帶至現場,詢問老師是否能到柚園維修,老師們當場答應並於活動結束後前往果園查修,並於現場確認為漏油問題後立即修復,讓吳先生深感溫暖與感謝。
▲維修團隊前往果園查修。(圖/曾文社大提供)
本次活動得以順利辦理非常感謝北勢國小校長張志全、主任蘇耿輝全力支持場地與設備,展現教育機構在地方支持網絡中的樞紐角色。曾文社區大學主任黃瓊恩表示:「這次農機具義診行動,不僅是一次技術支援,更是社區大學實踐在地陪伴與災後支持的重要行動。我們透過教育與陪伴,協助農友恢復耕作力,也逐步建立長期支持網絡與學習動能。社大要做的不只是災後協助,而是在平時就種下力量的種子。」,她進一步指出:「看到老師與學員無私投入、農友真誠回應,更讓我們堅信社區大學能在農村韌性建構中扮演關鍵角色。農民是我們的夥伴,我們不只是『到場一次』,而是要『持續在場』,與農村共同面對挑戰並一同成長。」
在災後的第一線,農民最需要的是一套快速回應、貼近需求的「微型支援系統」,本次辦理「農機具義診-社區維修行動」,正是社區大學的價值所在。曾文社區大學以教育為根本,串連在地師資與學習資源,推動農村自助與互助的支持網絡,平日深耕社區、長期陪伴,在關鍵時刻提供最即時、貼心的協助,充分展現教育最柔軟卻最堅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