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台南報導
台南安平古蹟再活化,音樂接力歷史說話!坐落於「鹽神公園」內、擁有百年歷史的安平出張所,近期推出一場結合聲音藝術與當代表演的駐地藝術計畫《應就醫復健中心》。藝術團隊透過長期駐點、現地創作與表演,讓這座1924年落成的木造建築,不只是被保存,而是「被生活著」。
安平出張所原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過去是台灣鹽業的行政樞紐。如今透過聲音與音樂,藝術家從建築的牆面、木窗、空氣中汲取靈感,重建鹽工腳步與風聲的記憶節奏。民眾不只是觀眾,更是參與者,透過聲音與身體感受,與歷史對話。
▲安平出張所啟動聲音駐地計畫《應就醫復健中心》,每週五、六、日晚間舉辦DJ型音樂派對與現場演出。 (圖/安平出張所提供)
根據了解,活動為每週五、六、日展開,邀集DJ、即興演奏、民謠與爵士樂演出,轉化為一場橫跨白晝與夜晚的聲音療癒實驗,邀請民眾在老建築中穿梭於安靜與激昂、歷史與當代之間,感受文化的溫度。一名現場年輕觀眾表示,「原本只是想來看老房子,沒想到會留下來聽完整場音樂。這裡不像觀光景點,更像一個可以慢慢放鬆的地方」。
這次聲音駐地藝術計畫《應就醫復健中心》,從7月11日起,每週五、六、日晚間,在台南市安平區古堡街(鹽神公園內)的安平出張所正式啟動,現場舉辦DJ型音樂派對,邀請音樂人駐地創作,透過聲音實驗重新開啟百年古蹟與當代表演的對話。強調歷史空間與當代表演藝術的深度融合,藝術不再只是展出,而是與空間「駐守」、「對話」。主辦單位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聲音駐地,開啟古蹟活化新路徑,創造文化與生活交會的新形式。
▲聲音駐地計畫邀請音樂人駐地創作,透過聲音實驗重新開啟百年古蹟與當代表演的對話。(圖/安平出張所提供)
這是一場讓歷史空間聽見未來聲音的文化實踐,也是一段穿越時間的療癒之旅。歡迎所有市民與遊客,在這個夏天的夜晚,一起來到安平出張所,參與這場文化療癒派對,聽見歷史的聲音,也聽見自己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