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暑假高溫帶動民眾戲水熱潮,鑒於近期接連發生多起海域遊憩活動溺斃事故,奪走2條寶貴的生命,海委會管碧玲主委感到十分痛心,除了不捨更表示意外是可以避免的,海委會近年來積極輔導地方政府強化海域遊憩場域安全管理機制,呼籲民眾活動前透過『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系統』掌握海氣象風險資訊,評估自身能力及穿著防護裝備,以確保活動安全。
近期低氣壓環繞及午後對流發展快速,周邊海域易出現長浪與亂流等現象,雖難以由肉眼判斷,卻是戲水風險升高的主因,以本(114)年7月24日及26日台南黃金海岸及苗栗龍鳳漁港北堤意外事件為例,造成4人溺水,其中2人不幸溺斃,透過「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系統」可知,事故發生當天兩處場域進行游泳活動均屬專家等級(紅燈),若未事先查詢了解且未穿著自身防護裝備,貿然下水活動恐易造成憾事發生。

為強化民眾從事活動之自主防護機制,海委會偕同民間組織逐步推動於各海域遊憩熱點建置「免費救生衣借用站」。海委會指出,全國目前以高雄旗津海水浴場在夏季期間每日借用率達100逾人次為最高,有效降低過往意外事故好發之紀錄,惟本(114)年6月1日於該處仍發生一起溺斃案件,經了解該民眾即係因未穿著救生衣且衝浪板腳繩亦斷裂,缺少自身防護所致。
全國免費救生衣借用站,迄今計有高雄旗津海水浴場與貝殼館、臺中大安媽祖園區與松柏漁港、基隆海興游泳池與大武崙海灘、臺東杉原灣海水浴場、新北萬里、白沙灣及翡翠灣、福龍海洋驛站等11處;鑒於台南黃金海岸及苗栗龍鳳漁港事故發生,海委會已與民間組織著手規劃加設站點,以提供民眾借用救生衣,降低溺斃發生機率。

另為提升民眾從事遊憩活動風險意識,海委會亦積極推廣「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系統」,民眾可主動查詢風險海象資訊,並以燈號方式提供民眾活動能力等級建議,此外該會同步持續輔導管理機關推動智慧海灘安全管理模式,並於本(114)年在黃金海岸實體建置示範區,藉由即時警報、立即救援等方式,建構「事前風險揭露」及「意外即時救援」之雙向防火牆,逐步完善我國海域遊憩環境。
管碧玲主委再次呼籲,民眾從事海域活動務必牢記「查天氣、看警示、穿救生衣」三大安全原則,並使用GoOcean App查詢所處場域之風險指標,唯有建立全民正確的海域風險意識,搭配政府多元防護機制,方能讓每一段親海旅程更加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