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靜芝 /高雄市 報導】長期以來,台灣能源政策陷入「非核即缺電」的僵局,高雄市左營楠梓區市議員參選人薛兆基昨(23)日在社群臉書發文呼籲,中央應正視能源結構矛盾,透過修訂《電業法》,下放發電權限給地方政府,建立「地方發電、地方回饋」的新模式,從而化解核能爭議與地方不滿。
薛兆基指出,現行《電業法》將發電與輸配電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與台電,地方居民在電廠選址、延役等重大決策中幾乎沒有發言權,卻必須承受環境風險與健康負擔,卻無法獲得實質回饋,這正是台灣長期能源紛爭不斷的根本原因。
他主張,若能允許地方政府依在地資源規劃發電設施,尤其優先推動再生能源,不僅能提升能源自主,更能回應民意,為能源轉型注入新的動力。
薛兆基並舉德國慕尼黑城市能源公司與美國洛杉磯水電局為例,證明地方擁有發電自主權,不僅能打破中央壟斷,更能讓能源政策真正貼近人民需求。
他強調,修法下放發電權將帶來「強化地方自治與民主參與、加速能源轉型、直接回饋地方」三大效益,讓居民從過去的「受害者」轉變為「參與者」與「受益者」。
「修改《電業法》不只是法律文字的調整,而是台灣民主制度的一次升級。」
薛兆基強調,唯有讓「自己的電自己發、自己的家園自己守護」,台灣才能真正邁向永續、分權與合作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