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鄧文斌導演和他的團隊今年為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作完成的(澎湖紀事)系列影片近日獲得倫敦國際製片人影展最佳紀錄影片獎、柏林國際紀錄短片影展最佳紀錄影片獎、香港獨立影展最佳攝影獎、美國克里夫蘭藝術電影獎最佳攝影獎等四大獎項,讓澎湖豐富的自然及人文之美,再次被世界看見。這次得獎系列從人文,地質,自然各個面向,深度探索澎湖,拍攝出千萬年來形成澎湖的自然及人文之美,除了陽光、沙灘,澎湖還有豐富的人文、自然、地質景觀,在此次影片中完整融入澎湖四季的元素,呈現更多樣的澎湖四季之美。
澎湖險礁嶼 鳳頭燕鷗。圖/倪有純提供
來到澎湖,玄武岩、燕鷗、古厝、古廟,並非全然不為旅人所知,但他們往往只是遊客旅程中巧遇的風景,或是片刻的旅遊素材,藉由影片的新手法轉化為專程探訪的旅遊主題,給國內外遊客一個造訪重遊澎湖的理由,這系列影片將透過對主題的深入探討為澎湖既有的觀光品牌形象增添更多資訊旅遊的嚮往空間,同時也將原本較少為人所關注的澎湖在地特色,更鮮明的讓世人發現,(澎湖紀事)是紀錄土地由無到有的過程。
澎湖-赤嶼。圖/倪有純提供
用四部曲的方式,敘述一個土地的故事,不是劇情片,但是在紀錄片中運用生成演化逐步展開的概念,讓四部影片產生巧妙的連結,四部曲詮釋一個完整土地的故事,這一系列影片的概念是由大地從無到有的過程,先有土地的生成(玄武岩)才會引來生物的棲息(燕鷗)有各種生物進入後,才有人類的進駐,形成(古厝聚落)人類進來這邊生活會帶來文化和信仰(古廟) 整體來講不論在技術面或者文本的設計上,都採用比較先進創新的做法來完成這一系列影片。
七美龍埕海蝕平台。圖/倪有純˙提供
澎湖有些離島是沒有碼頭的,完全靠小船硬靠岸,然後跳到島上的礁石上,再登島,島上空無一人也沒有遮蔭的地方,一天只能靠身山上的幾瓶水和乾糧度過,黃昏時刻小船才會到原來的地方用同樣的方式接,非常的累,也非常的危險,但為了取得珍貴的畫面,再苦也是甘之如飴了,至於古建築和廟宇有許多門窗和狹窄的巷弄以及野外玄武岩地形的岩洞,都很用心的用特殊的技巧拍攝許多困難度很高的穿越鏡頭,這系列影片整整花了至少兩年才完成。
澎湖二崁。圖/倪有純提供
雖然是紀錄片的形式,但取景優美知性感性兼具,畫面的呈現非常的溫暖,而且接地氣,很多畫面都是長時間的等待守候拍攝而成,珍貴可看性高,非常吸引人們的目光及好奇心,而且長版短版都有,適合不同觀賞者的需求,也是有非常豐富內容及內涵的知性和感性兼具的觀光影片。(責任編輯/謝振維)
澎湖池西岩瀑。圖/倪有純提供澎湖積善嶼 燕鷗。圖/倪有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