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為回應全球對環境永續的高度關注,美國黃豆產業持續推動低碳、節能與資源保育的農業生產模式。透過精準農業與創新管理,美國黃豆已成為國際企業實踐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目標的重要夥伴。
約98%的美國黃豆來自代代相傳的家庭農場。農民運用土壤檢測、產量監控等方式進行精準耕作,有效提升產量並降低資源浪費。同時,他們積極參與美國農業部(USDA)環境保育計畫,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強化生產效率。
根據2023年Agri-Footprint數據,美國黃豆的碳足跡顯著低於巴西與阿根廷。美國黃豆產業自2014年起即制定永續生產目標,並於2023年更新2030願景,期望在2020年基準下,實現土地使用影響降低10%、土壤侵蝕減少25%、能耗降低10%、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的具體成效。
為因應全球市場對永續採購的需求,美國黃豆出口協會(USSEC)於2013年推出「美國黃豆永續保障計畫」(SSAP),驗證農民遵循保護環境與勞工的標準。截至2023/24市場年度,超過4,052萬公噸的SSAP認證黃豆銷往全球,占總出口量71%,創歷史新高。
SSAP亦獲歐洲飼料生產商聯合會(FEFAC)、SAI Platform等多方肯定。取得認證的企業可於產品包裝上標示「美國黃豆永續生產」(Sustainable U.S. Soy, SUSS)標章,展現品牌對環境責任的承諾。台灣目前已有12家企業導入該標章,涵蓋選豆、豆漿、豆腐、豆干等30多項產品。
此外,SSAP自2022年導入可轉讓認證制度,企業可將證書轉移至下游客戶,完整展現供應鏈永續努力,並強化ESG成果管理。
美國黃豆產業將持續深化與國際機構合作,精進農業實踐,透過永續保障機制與創新管理,打造更綠色、更透明的全球糧食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