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長治報導】 為推廣台灣可可品牌形象與品質分級觀念,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產業協會在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指導下,依照CoEx國際賽事規範辦理「台灣可可豆精英交流競賽」,邀集全國可可農友共同參與競賽。經過初賽與決賽,將於7/18日於屏東縣長治鄉農會拆封揭曉得獎名單與辦理頒獎。

台灣可可產業在近年因國人健康飲食趨勢與檳榔樹轉作的趨勢下,成為一新興農作物,根據台灣可可與巧克力產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統計,目前全台種植面積約為350公頃,大多集中於屏東縣,約占300公頃,南投縣約70,其餘縣市合計10公頃。但本產業與其他作物所不同是可可果實仍需要透過發酵加工才會變成大家生活熟悉的可可製品和巧克力商品,也是國際市場上,可可果實生產國與巧克力製品國大多非同一國度。而台灣正是少數可以從產地到餐桌(Tree to Bar),生產高品質可可豆與消費精品巧克力的國家。

而為了提升可可豆品質與可可農民收益的推廣,首推CoEx(Cocoa of Excellence卓越可可計畫),旨在表彰可可種植者的工作,並鑽研質量、風味多樣性和可可豆獨特的起源,透過全球競賽各地區的可可生產商網羅世界不同產地的風味,連結生產者及製造者的溝通橋樑,促進產地的市場機會。本次競賽雖非CoEx國際競賽選拔任務,但在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支持下,且協會身為此國際賽事地區預賽之認可單位,仍依據國際品質評比標準進行審查,並以國內交流友誼競賽形式辦理,促進產區之間的經驗分享與合作。期盼藉由競賽機制,鼓勵農友持續精進種植與後製技術、強化品質穩定性,也有助於明年正式賽事時,台灣產區可可生產者的能力,盼進一步帶動整體產業升級,拓展消費市場,共同邁向台灣可可產業的永續發展。

協會理事長張翠蘭表示在頒獎典禮將解彌封並公告冠軍、亞軍、季軍及佳作兩名,共計五個獎項。本次競賽流程將自農友提交競賽用豆開始,辦理封箱確認後,進入物理判斷檢測及初步篩選等前置程序。物理判斷檢測將依據國際標準,逐批進行水分含量測定、瑕疵豆比例、發酵與乾燥狀態等項目檢驗,確保樣品品質符合規範,完成前置檢核後再進入初賽與決賽評比。比賽全程採匿名編號制度以維持公平性,在政府支持下,在地產業能以國際規範辦理同規格和流程賽事,這將對於產業與國際接軌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