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當傳統的絲竹遇上交響的波瀾,一段揉合東方詩意與當代表情的音樂旅程正悄然展開。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攜手青年古箏演奏家葉嘩慧,於國家音樂廳推出《弦動・箏響》古箏專場交響音樂會,用古箏說故事,用音樂寫時代。這場音樂會不是對過去的回望,而是一次溫柔而堅定的創新實踐——讓古箏走下神壇、走進人心。
一段從古典出發的現代表白
葉嘩慧,一位將古箏帶入當代表情語境的青年音樂家,從5歲學琴、10歲學箏,至12歲取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證書,展現驚人的音樂天賦。她旅居澳門,後進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取得古箏碩士學位,師事周望與程皓如等大師。她的音樂歷程,橫跨中西,融合古典與創新,不僅擅於詮釋傳統樂曲,更積極投入跨界創作,將古箏從民族標誌推向多元敘事媒介。
她相信:「古箏不該只是回憶,它應該用現代的方式說故事。」此次《弦動・箏響》音樂會正是這種信念的延伸──將古箏從單一舞台拉入更寬廣的交響語境,讓樂器發出新的聲音,也喚醒新的聆聽。
古箏與交響的詩性對話
《弦動・箏響》以古箏為軸心,結合交響樂團、鋼琴、大提琴、二胡與打擊樂,共同建構一場東西交融的聽覺劇場。曲目設計橫跨中國詩詞、武俠情境、探戈節奏與哲理崑曲,層層遞進、情緒轉折,猶如音樂電影般展開:
《定風波》、 《炫舞探戈》、 《臥虎藏龍》、 《海之波瀾》、 《望雲賦》、 《西部主題暢想曲》、 《如是》。
▲呈現融合西域風格音樂元素的作品《西部主題暢想曲》,古箏獨奏在悠揚旋律中與交響樂團交織對話,展現跨文化音樂的魅力。( 圖 / 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提供 )
焦點陣容,集結當代樂壇精英
本場音樂會邀集多位台灣當代頂尖音樂家共襄盛舉:指揮張致遠,畢業於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具打擊與指揮雙背景,並曾在布加勒斯特指揮大賽中獲獎,現為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鋼琴家林上傑,擅長室內樂與跨界演出,音色細膩、風格多元;大提琴吳懿庭、打擊樂高首約、二胡林彥行等音樂人亦皆為各自領域佼佼者,搭配TPSO台北愛樂交響樂團的厚實編制,使古箏能在更寬廣的樂音結構中發出屬於當代的聲響語彙。

一場樂音與情感的文化邀請
這不只是一場音樂會,更像是一封寫給時代的信。對國樂愛好者,它重新定義「傳統」;對一般觀眾,它展現了音樂如何成為穿越時空的媒介。葉嘩慧用古箏說故事,不是為了證明過去的價值,而是為了創造未來的共鳴。這場演出,是傳統與創新的溫柔交握,也是青年世代對文化傳承最具勇氣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