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截至114年9月底,有1萬5千多名發展遲緩幼兒,新北市社會局為關注所有遲緩兒療育、福利、社會參與需求,委託6家民間單位辦理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在地提供家庭所需要的服務及關懷,並提供多元活動參與機會,促進幼兒及家長參與,以豐富生活體驗。
▲耘耘在活動中做出「小牛耕田」動作 讓媽媽(右)驚訝。(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其中由,辦理的第2區早資中心,於日前在蘆洲長安親子館舉辦「親子三合一趣味課程」,活動內容包含親子瑜珈、親子律動與親子按摩,吸引早療家庭與一般家庭熱情參與。
課程由黃雪芳老師及早資中心社工帶領,透過肢體伸展、節奏律動與按摩互動,讓親子一同體驗放鬆與陪伴的時光。黃老師以遊戲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家長觀察孩子的情緒與反應,並在活動中強化親子間的連結與理解,幫助家長從互動中看見孩子的努力與改變。
▲新北市第2區早資中心,在蘆洲長安親子館舉辦「親子三合一趣味課程」 邀請早療家庭與一般家庭共學共玩。(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唐氏症基金會早療部門主任蔡賀凱指出,許多早療家庭在照顧歷程中承受極大壓力,家長雖然投入療育與訓練,卻鮮少有機會與孩子單純「玩在一起」。在社區中雖有許多親子活動,但家長常擔心他人眼光而退縮。因此活動特別設計共融模式,邀請一般家庭共同參與,讓早療家庭能在友善、包容的氛圍中,放下緊繃與擔憂,與孩子一同享受互動與歡笑。
第2區早資中心督導黃怡禎也分享,透過活動,家長與孩子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建立信任與共好經驗。中心將持續與社區親子館合作,辦理兼具「共融、陪伴與紓壓」的親子課程,讓更多家庭能在活動中獲得支持與力量。
▲雍恩、雍軒雙胞胎和爸媽一起親子互動。(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雍恩、雍軒的爸媽表示,活動中安排許多親子互動的橋段,讓家長回家後也能延伸更多陪伴的想法;尤其在共融的環境中,看見孩子自在互動,覺得很珍貴。另位耘耘媽媽分享,親子瑜珈非常特別,老師請孩子想動作,耘耘竟然想出「小牛耕田」,真的很有創意!
新北市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0-6歲為兒童發展的關鍵期,3歲前大腦更已經完成80%的發育,如能及早發現及早療育,對於兒童發展有極大助益。新北市兒童健康發展中心提供0至6歲的幼兒及家庭發展諮詢,提供家庭支持及資源連結等相關服務。如發現有兒童發展相關疑問,可電洽: 2955-0885。各區早資中心亦提供個別化服務及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到宅或定點療育、親職指導服務等,相關資訊可上新北市育兒資訊網早期療育專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