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暑期環境教育營隊「永續未來學院」國中體驗營,在暑假第一週率先登場,帶領30位學員一起走訪新北市樹林、八里等區域中重要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在兩天一夜的體驗中認識垃圾處理、歷史文化與海洋污染等議題,培養學員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展現新世代對環境議題的敏銳觀察與創意能量。
▲學員在導覽老師帶領下認識新北地區早期考古遺址與先民生活的方式,學習古人如何與自然共處。(圖/新北市環保局 提供)
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年輕世代是推動社會轉型的關鍵力量,「新北永續未來學院」自111年起採分齡規劃,針對國中、高中及大學生設計不同的營隊課程,讓青少年認識環保永續理念、並在生活中落實。
本屆國中體驗營以「穿越,看古今」為主題,兩天一夜的夏日環教體驗在7月2日至3日展開,從陸地垃圾處理到海洋廢棄物,從歷史文化反思到創意劇場表達,不僅提升學員對環境議題的理解,更激發行動力與創意思考。
▲「思樂樂劇場」活動結合劇場教育與環保主題,由曾令羚老師帶領學員,以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與即興創作的方式,發展一場環保行動劇。(圖/新北市環保局 提供)
參訪樹林垃圾焚化廠,學員們親眼看見垃圾送到焚化廠後是如何處理,理解垃圾減量的重要性。現場也介紹焚化廠透過引進民間資金與創新技術,進行了整建與營運轉移,在技術創新上取得多項全國首創的成果,並提升了發電效率和環境保護效益,展現焚化廠在推動淨零轉型中的重要角色。
參訪十三行博物館,學員在導覽老師帶領下認識新北地區早期考古遺址與先民生活的方式,學習古人如何與自然共處,並思索現代人在科技與便利下,是否也能延續與環境和平共生的智慧。透過展覽與互動體驗,引導孩子們感受到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緊密連結,提升對在地環境歷史的認同。
▲本次體驗營特別邀請「環保星勢力」創辦人李明峯老師,設計多項結合生態知識與永續行動的團體活動,讓學員在趣味中學習,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建立環保觀念。(圖/新北市環保局 提供)
臺灣湛藍海洋聯盟陳思穎執行長分享海洋污染實例、自身經驗,及處理海洋廢棄物的新解方「湛鬥機」,不但讓學生了解海廢對生態造成的長期影響,也學習面對海洋污染時,創意與實踐同樣重要。
最後「思樂樂劇場」活動結合劇場教育與環保主題,由曾令羚老師帶領學員,以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與即興創作的方式,發展一場環保行動劇。學員將這兩天所學內化後轉化為具體行動情境,化為舞台上的一幕幕劇情,展現青年對環保的熱忱與創意。
▲新泰國中林昱辰同學表示,對陳思穎老師發明「湛鬥機」的感動,這項為了撿拾海洋垃圾而開發的工具,展現出對環境的初心與創意,令他深受啟發。(圖/新北市環保局 提供)
福和國中楊易勳同學表示,在參訪樹林垃圾焚化廠過程中,透過觀摩垃圾從傾倒、焚化到分類的整個處理流程,讓他首次真正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最終去了哪裡,也對廢棄物處理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自強國中顏正紘同學分享「環保星勢力」李明峯老師透過寓教於樂的課程,帶領學員進行團隊遊戲,透過這樣的互動設計,不僅強化了團隊合作,也讓大家體會到實踐環保不能只靠個人,更需要集體的力量一起守護地球。
新泰國中林昱辰同學則分享了對陳思穎老師發明「湛鬥機」的感動,這項為了撿拾海洋垃圾而開發的工具,展現出對環境的初心與創意,令他深受啟發。
環保局說明,未來持續以青少年為對象,發展多元、深入且具啟發性的環境教育課程,期望透過一場場扎根的體驗,培養未來能為台灣、為地球行動的環境領航員。雖然活動已圓滿落幕,但每一位學員心中所種下的綠色種子,正悄悄萌芽,將在未來引領更多人共同邁向淨零永續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