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時報/專欄報導】
忠義十講:第一講六堆忠義亭是正廟
六堆忠義亭:是臺灣客家精神的重要象徵,主祀清康熙年間(1721年)朱一貴事件中為保衛家園犧牲的六堆義民,據嗚呼 忠義亭資料顯示從1721至1895年間也有原住民、閩南人先民入祀,但以客家先民居多。根據陰廟與陽廟的定義及文化特徵分析,它屬於正廟(陽廟),而非陰廟。以下是綜合判斷依據:
1.祭祀對象的本質差異
陰廟:供奉無名孤魂、橫死者或非正統神靈(如百姓公、水流公等),目的是安撫亡魂、避免作祟。
六堆忠義亭:主祀明確的歷史人物——六堆義民軍。這些義民因守護鄉土犧牲,被視為英烈,其性質類似於忠烈祠,屬於「正神」或「英靈」範疇,符合陽廟祭祀「先賢、英雄」的特徵。
2.建築格局與宗教地位
陰廟特徵:多建於偏僻處(如山邊、墓地),建築低矮、採光陰暗,窗櫺或台階數為偶數。
六堆忠義亭:作為國家三級古蹟,其建築規模宏大(如三進式格局、燕尾脊等),且位於屏東竹田鄉顯要位置,符合陽廟莊嚴開闊的設計風格。此外,其祭祀儀式由官方與民間共同主持,具備正統性。
3.文化與宗教意義
陰廟功能:側重平息怨氣、提供孤魂庇佑,祭祀常以銀紙為主。
六堆忠義亭:承載客家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具備「褒忠」精神教化功能,類似關帝廟、孔廟等陽廟的文化傳承角色。其祭祀使用金紙,與正神廟宇一致。
4.與城隍廟等正神的類比:
城隍廟、地藏庵雖涉及陰界神明,但因屬天庭冊封的正神體系,仍歸類為陽廟。忠義亭的義民英靈經官方褒揚與民間崇敬,地位等同正神,故不屬陰廟範疇。
結論:六堆忠義祠無論從祭祀對象的英烈屬性、建築的莊嚴格局,還是社會功能的文化正統性,均符合陽廟(正廟的定義)。其存在強化了客家社群的集體記憶與道德價值,與陰廟安撫孤魂的初衷有本質區別。
忠義十講:第二講六堆忠義亭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敕封,民國蔣中正總統、李登輝總統、馬英九總統、蔡英文總統分賜匾額。
六堆忠義亭前身為「西勢忠義亭」,建於1721年朱一貴事件後。六堆客家義軍協助清廷平亂,康熙帝為表彰其犧牲,敕建祠亭並賜匾「懷忠」,強調其「效忠朝廷、守護鄉土」的精神。此舉將義民從地方義士提升至國家認可的忠烈典範。
雍正、乾隆帝延續敕封:
雍正頒發聖旨重申表彰,乾隆帝更賜「襃忠」匾額(「襃」同「褒」),進一步以皇權確立其「忠義精神」的官方正統性。清代三朝皇帝的連續敕封,使忠勇公脫離民間信仰層級,獲得「國家級英靈」的神聖地位。
民國:蔣中正總統- 民族正氣 陳誠副總統 -海表英光 李登輝總統 -忠義昭然
馬英九總統 -霈澤佑民 蔡英文總統-厚澤廣濟 全國廟宇有此德望者誠屬少見,可說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六堆忠義得來不易,先民犧牲奉獻的忠義精神,更要不分族群發揚傳承!
忠義十講:第三講六堆忠義亭三百多年來舉辦了兩次百年大醮,2025年是第三次百年醮典。
根據歷史文獻與資料顯示:六堆忠義亭在1869年(己巳年)、1905年(乙巳年)各辦理一次大醮,今年2025年(乙巳年)是第三次百年醮典活動,因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的差異,呈現以下不同特點:
一、1869年(己巳年)根據忠義亭的歷史脈絡,其祭祀活動主要與清代多次民變(如朱一貴、林爽文事件等)後的官方敕建背景相關,由閩南人共同出資為建醮辦活動。
背景:忠義亭建於1721年,原為清朝官方授意興建,主要祭祀的六堆義民,並供奉「皇上萬歲聖旨牌」,具有強烈的國家正統色彩。
1869年的醮典延續清代的傳統,以三獻禮等古禮祭祀忠勇公,並特別由閩南、客家共同舉行建醮活動。此時的祭祀偏向官方與地方社會結合的儀式,由第八屆大總理鍾召棠主辦,強調「忠義」符號與清朝的聯繫。
二、1905年(乙巳年)的醮典
是日治時期的重要醮典活動,具有特殊政治意涵:
日本殖民政府試圖透過參與祭祀活動,將六堆先民的「忠義精神」轉化為對天皇的效忠,因此未禁止祭祀,甚至派高階官員參拜,內殿有(日本天皇萬歲)的牌位。由第十屆大總理邱鳳揚女婿林鞠臣主辦,也爲昌基堤防祈福慶安。
活動特色:
- 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記載,此次醮典由官民共同出資,是日治時期少見的大規模宗教活動,試圖拉攏六堆民心。
- 醮典仍遵循客家傳統科儀,但目的在於緩和抗日情緒。
反映殖民政府對地方信仰的「懷柔政策」,同時也見證六堆先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
三、2025年(乙巳年)的醮典適逢忠義亭建廟303週年,舉辦睽違120年的大醮,將結合傳統道教科儀與現代文化活動,祈求國泰民安、六堆昌盛。
活動特色:
- 規模擴大:包含2天的祈安清醮、普渡法會、平安繞境、忠義文化市集、千人盤花、歌唱比賽等,並邀請全臺宮廟參與。
- 文化傳承:融合客家語言、藝文表演、青少年參與,強化族群認同。
- 現代意義:除緬懷歷史,更強調「守衛鄉土」精神的當代延續,並透過數位化宣傳吸引全國民眾參與。
與1869年、1905年對比:擺脫殖民或政治干預,轉向文化復振與社區共融,且結合觀光與教育推廣。
總結 :
- 1869年:屬清代常規祭祀,強調國家與地方連結,而舉辦官方與民間的建醮活動。
- 1905年:日治時期政治操作下的建醮,試圖轉化忠義精神為招安懷柔的政治醮典。
- 2025年:以文化復興、忠義傳承為核心,擴大為全民參與的歷史百年慶典,並融入當代社區連繫、團結六堆、族群尊重、平和相處為議題。 三百年歷史的廟宇建醮慶典,傳承不易,能夠認真的為先民打拼,留下來的忠義精神,給下一代子孫榮耀與真實,是我們這一代不可拋棄忘記的血脈責任,誓願六堆興盛、民富國強!
忠義十講:第四講六堆忠義亭從1721年至1895年共有十位大總理
第一屆大總理:李直三 (康熙60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
第二屆大總理: 侯心富 (雍正10年-1732年吳福生事件)
第三屆大總理:曾中立(乾隆35年-1770年黃教事件、乾隆51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
第四屆大總理:賴熊飛(嘉慶10年-1805年蔡牽事件)
第五屆大總理:鍾麟江(嘉慶10年-1805年蔡牽事件)
第六屆大總理: 曾偉中(道光12年-1832年張丙、陳辯事件)
第七屆大總理:曾應龍(咸豐3年-1853年林萬掌事件 )
第八屆大總理:鍾召棠 (同治元年-1862年戴萬生事件)
第九屆大總理:李向榮 (光緒21年-1895日本侵台)
第十屆大總理:邱鳳揚(光緒21年-1895日本侵台)
根據嗚呼 忠義亭內容記載在這十次事件期間,有客家先民、原住民先民及閩南先民共同為了守護著這片小小有山的土地,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最終都供奉在六堆忠義亭裡。
忠義十講:第五講六堆忠義亭主祀為為忠勇公王,天地君親師,土地龍神。配祀六堆開基伯公、六堆天上聖母、五營將軍…等等 “忠勇公王”是六堆忠義亭對客家義民軍英靈的尊稱,其稱呼起源與歷史演變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並在後世祭祀中逐步確立神格,包含1721年至1895年,所有為這片小小有山的土地所奉獻生命的客家先民、原住民先民、閩南先民的統稱。以下綜合史料說明其發展過程:
一、稱呼起源: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
六堆忠義祠原名「西勢忠義亭」,建於1721年朱一貴之亂後。當時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沿岸客家庄民組成「六堆義勇軍」協助清廷平亂,犧牲者眾。清聖祖為表彰其忠義精神,敕建忠義亭並賜匾,初期六堆鄉親以「忠英公」為名稱呼,此時尚未出現「忠勇公」之稱。
二、「忠勇公」稱謂的形成(18世紀中後期)
忠英公神格化:
六堆義軍在朱一貴之亂後,持續參與平定吳福生革命(1732年)、林爽文事件(1786年)等戰役,犧牲者奉祀於忠義亭。客家族群為感念其「保鄉衛土」的忠勇精神,逐步將義民尊為「忠勇公」,視其為守護神。
與北部「義民爺」並稱:
臺灣客家信仰素有「南有忠勇公,北有義民爺」之說。北部義民爺源自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而六堆「忠勇公」因更早六十五年參與康熙年間戰事,成為南部客家的獨特信仰符號。
三、「忠勇公王」尊號的正式確立是透過長期祭祀活動強化其神格地位而逐步形成:
祭祀儀典的推動:
六堆忠義祠每年舉辦春、秋兩祭,以傳統三獻禮、盤花比賽、挑擔奉飯等儀式,強調「忠義精神」。官方與地方透過祭典不斷提升其神格,明確以「忠勇公王」尊稱,彰顯其從「英烈」晉升為「地方守護神」的地位。
當代文獻記載:
客委會近年報導(如2023年秋祭大典)均使用「忠勇公王」稱謂,強調其為六堆信仰核心,並藉由教育活動傳承此稱呼與精神。
四、稱呼演變的時間軸
1721年:建祠初期稱「西勢忠義亭」,奉祀對象泛稱「義民」。
18世紀中後期:民間尊殉難者為「忠英公」,與北部義民爺信仰並立。
20世紀後:祭祀典禮中正式以「忠勇公王」尊稱,確立其神格化地位。
「忠勇公」稱謂始於清康熙末年的義民神格化,而「忠勇公王」作為正式尊號,則是在近現代(尤其是21世紀)透過官方祭典、文化傳承與信仰強化中確立。此稱呼不僅體現六堆客家對英烈的崇敬,更象徵其從歷史人物升華為地方守護神的文化過程。
忠義十講:第六講六堆忠義亭所稱(六堆)是地區不是地名,是指六堆客家先民在明末清初時期所開墾的十三大庄,六十四小庄,所涵蓋的高、屏縣市十二鄉鎮區。六堆是明末清初(最早約從1680年)至今的客家人共同保有生活、文化、歷史、經濟與使命傳承的區域。泛指六堆先民在明末清初的時候來台從濫濫庄所開墾的13大庄、64小庄,其涵蓋範圍有:
中堆:屏東縣竹田鄉 前堆:屏東縣麟洛鄉、長治鄉 左堆:屏東縣新埤鄉、佳冬鄉 右堆:屏東縣高樹鄉、高雄市美濃區、六龜區、杉林區、甲仙區 後堆:屏東縣內埔鄉 先鋒堆:屏東縣萬巒鄉
忠義十講:第七講六堆忠義亭2025乙巳年百年大醮名稱。六堆忠義亭乙巳年正科太上覃恩植福禮斗冥陽兩利祈安慶醮。
本科祈安慶醮將邀集佳冬鄉客籍賴昱宸道長為四門安座,台中六十三代天師嫡傳弟子張智雄道長為醮典儀式開香,中華道教總會進行主科儀演科,普渡儀式邀請百年道壇辜堃城道長主持,藉由北中南區道長及客、閩、原融合,彰顯了忠義精神在臺灣深厚根基。
2025年(乙巳年)的醮典
適逢忠義亭建廟303週年,舉辦睽違120年的大醮,結合傳統道教科儀與現代文化活動、祈安清醮、平安繞境、忠義文化市集、千人盤花、國際論壇、303忠義亭歷史展等。
除緬懷歷史,更強調「守衛鄉土」精神的當代延續,透過數位化宣傳吸引全國民眾參與。其精神內涵融匯了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的哲學思想。
由中華道教總會遵循祈安禮儀敬畏忠勇公王,祈求太上老君賜予六堆忠義亭吉祥如意,冥陽兩利,福澤綿延。這份虔誠的祈禱,不僅是對宗教文化的敬重,也是對這片土地的祝福。
透過這次的慶醮活動,感受到忠義精神在臺灣的深厚底蘊。它不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生活哲學,融匯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而六堆忠義亭更是這份文化薪火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們相信,在中華道教總會的執行與指導下,這座聖地必將繼續發揮其神聖的力量,為這片土地帶來祥和與福祉。
忠義十講:第八講六堆忠義亭百年大醮拜斗信仰,各醮首名稱。 拜斗的信仰,其淵源於漢朝時期,根據《北斗星君賜福真經》及《南斗星君延壽真經》的記載,太上老君於漢桓帝時,先後將此二真經,傳授給張道陵張天師。於是張天師將此二真經教世人誦念,以求罪消業滅,增幅壽。「南斗註生,北斗註死」,南北斗二星君都是掌人命生死壽夭富貴吉凶的主要星神。故古人消災、祈福、治病、延生,常向南北斗祈祭。既然是南斗註生,北斗註死,當然南斗星君為白臉的慈祥老人,而北斗必然是持拂塵的黑面凶惡老者。建醮各斗首參考
大家還是要端看自己跟哪一尊神比較有緣分唷
「斗燈」代表一個人的本命元辰和身體、運程等
拜斗即是拜自己的本命元辰
可令自身元神光彩,精氣神充足,運程亨通,息災除障等
由於各神明有不同的掌管,信徒可因應自己的需求
恭請不同的神明蒞斗坐鎮,作為坐斗主神,這就是有所謂的「斗首」
不同「斗首」所祈求亦不同,如:
「玉皇首」祈求 如意功德臨身
「三官首」祈求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除厄
「南斗首」祈求 延壽延生
「北斗首」祈求 賜福解厄
「濟公首」祈求 送窮納財
「財神首」祈求 財利亨通
「添祿首」祈求 福氣財氣
「註生首」祈求 早生貴子、平安成長
「福德首」祈求 合家平安
「招財首」祈求 財源滾滾
「進寶首」祈求 大利四方
「祈安首」祈求 平安延年、賜福。
本科各醮首名稱:
一、總醮首/一名 慶贊金66萬
附贈:燈彩(掛燈+八仙彩)、8吋8斗首燈、布題字燈
長袍馬褂、職務背帶、天師法符(大)
紀念-毛巾、電繡帽、polo衫、排汗衫
二、主醮首、主壇首、主普首、忠勇首/各一名 慶贊金36萬
附贈:燈彩(掛燈+八仙彩)、8吋8斗首燈、布題字燈
長袍馬褂、職務背帶、天師法符(小)
紀念-毛巾、電繡帽、polo衫、排汗衫
三、108首/各一名 慶贊金3萬
附贈:燈彩(掛燈+八仙彩)、7吋斗首燈、布題字燈
長袍馬褂、職務背帶、天師法符(印)
紀念-毛巾、電繡帽、polo衫、排汗衫
四、平安首/不限名額 1萬
附贈:燈彩(掛燈+八仙彩)、鐵桶斗燈、天師法符(印)
紀念-毛巾、電繡帽、polo衫、排汗衫
各斗首以登記先後次序排列為主並以匯款方式為優先處理。
忠義十講:第九講六堆忠義亭2025乙巳年百年大醮建醮委員成立。為隆重籌備具有歷史意義的「六堆忠義 百年大醮」,建醮委員會於7月22日正式成立,由地方賢達及各堆代表、共同組成,肩負傳承客家信仰與文化使命,齊心推動乙巳年這場跨越世纪的宗教盛典。
六堆乙巳年正科主任委員鍾錦仁表示:百年大醮不僅是六堆客家族群的信仰核心,更是凝聚地方認同、弘揚忠義精神的重要契機。六堆忠義祠百年大醮建醮委員會將全力整合各界資源,確保醮典莊嚴隆重,同時呼籲全體鄉親不分族群鼎力支持,共襄盛舉。副主任委員曾淑玲(右堆)也强調,此次大醮將融合傳統儀軌與現代文化傳承,展現六堆三百年來的客家生命力。
六堆忠義祠百年大醮建委員會成員有蔡盛松(中堆)、黃文智(後堆)、邱招景(前堆)、邱來星(先鋒堆)、張宏霖(左堆)、李燕妹(原民)、洪永從(閩南)等地方代表,涵蓋文化、行政、社區等多領域專才。建醮委員會監察委員鍾振斌負責督導財務透明與程序合規,確保百年盛事公正、公開。
六堆忠義亭本次醮典預計從國曆11月29日起至12月14日(農曆十月十日至十月二十五日)止,除了科儀以外也將舉辦千人盤花、國際論壇、忠義市集、忠勇公王出巡遶境、平安宴、忠義亭三百歷史回顧展等活動。向世人傳遞敬天法祖、崇德報功的核心價值。
鍾錦仁主委透露,委會會將陸續公布百年大醮時程、主題與系列活動,期盼透過百年大醮盛事,讓更多年青人及小朋友們來參與並了解忠勇公的歷史,深化文化扎根,並祈求國泰民安、六堆昌榮。
忠義十講:第十講六堆忠義亭百年大醮活動時間表。六堆忠義亭乙巳正科太上覃恩
植福禮斗冥陽兩利祈安慶醮官方表定時間:
*國暦 11月29日(星期六)未時農暦 10月10日醮科歡迎門牌樓安座動土
*國暦 12月 4 日(星期四)子時農暦 10月15日起壇結界安座神位發表疏文,秉告天地神明醮事
*國暦 12月6日(星期六)開壇農暦 10月17日三官經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午供 三官懺 晚課
*國暦 12月7日(星期日)早課農暦10月18日禮斗朝科 干供 六道斛食
*國暦 12月8日(星期一)未時
農暦 10月19日六堆忠義百年大醮普渡法會
*國暦12 月 10 日(星期三)卯時
農暦 10月21日六堆忠勇公王出巡平安繞境
*國暦12月13日(星期六)農暦 10月24日 六堆忠義亭秋祭大典活動
*國暦 12月14日(星期日)午時農暦 10月25日 六堆忠義百年大醮秋祭大典 百桌平安食福宴 ***六堆忠義亭303年百年大醮暨恭迎三百年忠勇公王金身、恆春高山巖福德正神、屏東慈鳳宮天上聖母入廟(忠義亭)安座大典!!! 千載事業、百年難逄,恭逢良時、解運化吉。恭請百善大德共同齊心圓滿,福生無量!
資料來源:六堆忠義祠主任委員傅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