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雲林報導】 年輕人如何透過立志,開展非凡的生命價值?長期致力於心靈教育的福智文教基金會,於2025年8月8日至11日,假雲林科技大學舉辦第58屆「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圓滿舉辦,逾600位來自全臺的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本屆營隊延續「觀功念恩」的核心精神,鼓勵青年在變動的時代中,以正向積極的態度拓展生命格局,實踐自利利他的卓越人生。基金會透過數十年心靈教育的經驗基礎,結合當代青年在校園、家庭與人際中面對的挑戰,引導他們培養堅韌心志,立志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營隊內容豐富多元,涵蓋專題講座、戲劇欣賞、音樂饗宴、分站展覽、心靈對話、座談分享與小組討論等,期望幫助青年啟發從改變內心出發,蓄積善的力量,成為帶給世界溫暖與希望的人。( 延伸閱讀:福智文教 2024 大專營圓滿,引領青年探索新時代的幸福價值觀! )
營隊結業式中,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特別蒞臨致詞,感謝福智文教基金會長年以來對青年教育的用心。她勉勵青年朋友,真正的成長不只是外在的支持,更需要內在的勇氣與願力,營隊就是點燃這份力量的起點,讓年輕人的光芒成為這時代最可貴的希望。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張傳育也蒞臨致詞表示,感謝福智義工夥伴在營隊前進行宿舍的清潔,以及服務付出。另外,期勉參與的學員能將觀功念恩良善的種子,散播到全臺灣甚至全世界,讓社會更美好。

福智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曾指出,大專青年正值邁向社會的關鍵階段,充滿希望與潛能,若能在年輕時期扎根於心靈提升,未來必能成為貢獻社會與國家的優秀人才。福智團體真如老師也勉勵青年應及早立志,為理想奮鬥,追求深遠的人生價值,並追隨智者腳步,實踐生命的美好,在良師益友的陪伴下,開展卓越人生。秉持師長教導,福智文教基金會自1998年起每年舉辦「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引導青年探索生命真義,培養感恩與利他精神,關注健康與環境永續,樹立崇高志向。期望培育出兼具「青春與活力、智慧與遠見」的福智青年。營隊至今已嘉惠超過五萬名學員,深獲肯定與迴響。
在平凡的大學生活中,大專青年不僅追尋夢想、友情、親情與愛情,也經常面對人生方向的思索與困惑。為陪伴青年心靈成長,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長年以「觀功念恩」為核心,引導學員從內心觀察中認識苦與樂的根源。當心朝向樂觀、積極與美好,便能擁有希望與自信。透過感念他人的付出,也能強壯內心、收穫幸福,進而願意為世界貢獻己力。營隊課程「心靈慢活 自我探索」中,透過靜坐與深呼吸,引導學員學習釋放焦慮,達到內在的寧靜與喜悅。而「快樂的泉源:觀功念恩」課程,則培養正向思維,開啟感恩與幸福的關鍵。福智團體真如老師在《希望新生》第100則中提到:「雙眼從一個窗口看出去,是看到滿天的星辰,還是地上的泥濘,選擇權完全在自己」。

而「觀功念恩」的下手處能從關心身邊的人開始,到對萬物生命社會責任。今年營隊在「關心健康 關愛世界」及「新時代飲食」課程,由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專案經理葉采靈、飛奇農場主人林浻揚,以及福青校友胡詩妤,分享人類與整個地球環境是共存共榮的重要關係,如何從不使用農藥化肥、食用有機、蔬食、減塑行為等行動,實踐減緩氣候變遷,修復地球,為世代維繫健康且美好的末來。「音樂饗宴」則由福智青年透過平日學習「觀功念恩」的內涵,並以活潑健朗的方式,演繹正面能量的讚頌音樂。營隊中「心靈對話」和「星光夜語」,將白天的學習沉澱,並帶動學員反思自身和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關係,同時引領學員勇於向講師互動,開展年輕人關心的各種話題,探討心靈療癒與幸福生命的解方。

營隊中引人注目的還有超過1,700位身穿黃背心的義工,其中大多曾參與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青年生命成長營,之後持續學習觀功念恩與代人著想,如今再度回到營隊與資深義工一起合作,從各種不同的工作勤務中實踐所學。如餐飲組的福青義工清晨四點起床準備早餐,挑戰烹煮千人飲食的耐力精神。在日益炎熱的南台灣,茶水組福青義工來回奔波,就是為了給所有人一口清涼茶水。義工們彼此磨合、溝通,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也看到同學的善行,感受到師長、資深義工、同行善友們對自己的恩德與照顧,真正的將營隊課程中所學到的內涵用心實踐,歷事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