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台灣當代三大金工名家首度齊聚高雄,攜手呈獻「匠心銀韻—台灣當代名家金工銀壺創作聯展」。展覽自8月16日至31日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北館2樓咖啡藝廊登場,集結超過30件銀壺藝術珍品,並特別邀請知名古董銀壺收藏家謝立林,展出精選20件Tiffany百年古董銀壺,讓觀眾得以一窺古今工藝的跨時空對話。
此次展覽被譽為「台灣三大銀壺名師與藏家的相遇展」,以工藝交響曲的姿態展現銀壺之美。陳水林以精湛錘鍊與雕刻技法聞名,作品融入東方古典美學與現代設計語彙,典雅實用兼備;盧冠升專注鍛敲工藝,強調金屬的質感與紋理,作品散發樸實禪意;林國信則以創新造型與異材質結合突破框架,讓銀壺展現當代藝術收藏價值。

展覽於17日下午盛大開幕,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謝黃扁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謝郭秀英致詞時強調,藝術是社會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根基,她盼透過展覽與活動,讓更多人親近藝術,進而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美學。「銀壺不僅是一件器物,更是一段歷史、一種文化與一份情感。」她期許觀眾帶走的不只是影像記憶,而是對生活美學更深的體會。
為了深化觀展體驗,展期安排一系列主題活動。每週二、四、六、日的上午10時與下午2時,皆設有茶席體驗,邀請觀眾在銀壺煮水與台灣老茶的交融之間,感受茶湯口感的層次變化。每場僅開放8席,體驗者能在茶香氤氳中理解銀壺與茶道的微妙關係。

8月23日更推出雙重亮點活動:上午10時由盧冠升老師親自指導「金工鍛敲體驗」,讓參與者動手製作純銀茶具,限額20名;下午2時則由謝立林老師主講「銀壺收藏與鑑賞」專題,分享他20餘年的古董銀壺收藏經驗,解答收藏過程中的疑難雜症,限額30席。
策展人謝立林,同時也是基金會執行長,長年致力於銀壺收藏與研究。他表示,銀壺蘊含多樣工藝流派與文化脈絡,本展覽除展示三位當代名家作品,更結合古董銀壺,讓觀眾得以全面領略銀器藝術的精髓。
展覽亮點除了三位藝術家的經典之作,還包括工藝師現場演示「鍛金」、「彫金」等傳統技法,讓觀眾親見銀片化身銀壺的工藝過程。此外,現場茶席以銀壺沖煮台灣老茶,重現茶聖陸羽《茶經》所形容的「若絹水」風味,帶來沉浸式的感官體驗。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Tiffany百年古董銀壺」專區。此次展出20件來自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Tiffany銀壺,與台灣當代銀壺名家作品同場對照,形成一場跨越百年的藝術對話,讓觀眾在現代與古典之間,感受工藝與文化的延續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