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綜合報導
南台灣自七月以來連續遭逢風災水患,接連造成農損慘重,甚至連民進黨政府力推的光電板設施也難逃摧殘。立法院26日就《風災救助特別條例》展開質詢,聚焦災後重建與農損補助,反映基層農民最迫切的心聲。
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在院會上直接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現行農損補助金額過低,無法有效協助農民走出困境。他強調政府若只停留在既有補助標準,無法真正解決民生困境。他因此建議應全面檢討補助制度,提高補助金額,並依實際受災程度調整,以符合公平合理原則。
除農損補助外,能源設施的爭議也在質詢中引發關注。蘇清泉質疑,政府近年大力推動的再生能源計畫,卻在風災中顯露脆弱。例如老埤農場擬設光電場,以及枋山、台東外海的風電機組規劃,皆引發地方疑慮。他直言,若能源政策以砍林毀田為代價,不僅破壞生態,更與防災需求背道而馳。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也明確表態「不支持」,此舉被視為政府開始正視基層民意的積極訊號。
蘇清泉同時關注長年困擾屏東東港的淹水問題。他指出,東港大排每逢豪雨必淹,對居民生活與地方經濟影響甚鉅。他當面向卓揆建議應增設兩台抽水機,以徹底改善水患。此提議獲得行政團隊記錄,預期將列入後續規劃。
蘇清泉強調,這次行政院與相關部會的回應,至少展現了重新傾聽基層的態度。他表示,將持續扮演監督角色,確保政府資源真正用在刀口上,讓政策能解決農民與民眾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