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勁陞/里港報導】 為確保交通秩序與居民安寧,屏東縣政府警察局里港分局自9月22日起啟動「酒後駕車違規取締大執法」,執法重點除嚴查酒駕外,亦同步取締噪音擾民的改裝車輛,以及危險駕駛行為,期能有效遏止不法行為,降低事故發生率,營造安全用路環境。警方表示,本次專案結合大數據分析交通事故熱時段與高風險路段,並針對轄區內易肇事及鄰近飲酒場所分布進行規劃,攔截違規行為,展現打擊危險駕駛的強力決心。
里港警分局交通組組長巴龍祥表示,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機車駕駛人酒駕最高可處9萬元罰鍰,汽車駕駛人最高可處12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及吊扣駕駛執照;致人重傷或死亡者,更將吊銷駕駛執照,終身不得再考領。另若駕駛人拒絕酒測,將處新臺幣18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駕駛執照。
里港警分局長邱逸樵提醒所有用路人,民眾切勿心存僥倖違規上路,酒後應善用代駕或計程車服務,避免害人害己;改裝車輛請遵守相關規定,以免觸法受罰。警方將持續執行強力取締,展現維護交通安全與社會安寧的決心。
里港警走入社區宣導識詐防竊宣導 守護民眾安全營造安心環境
▼為提升社區居民防詐與防竊意識,里港警分局近日前往新二村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識詐及防竊宣導」活動。(圖/屏東縣里港警察分局)
鑑於里港分局所轄近來發生機車鑰匙未拔,遭宵小騎走,另外民眾遭詐騙案件仍時有發生且手法不斷翻新,為提升社區居民防詐與防竊意識,里港警分局近日前往新二村社區活動中心舉辦「識詐及防竊宣導」活動,透過淺顯易懂的案例分享讓多位長輩與在地民眾了解近期常見的詐騙手法與生活安全須知。
長輩族群因習慣使用電話、對新型態網路環境不熟悉,常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其中以「假檢警」、「假冒親友借錢」、「中獎通知」及「假醫療詐騙」最為常見,詐騙集團通常透過威嚇或情感勒索,讓長輩在驚慌之下交付存款或個資,造成財產重大損失,警方提醒,接獲可疑電話應謹記「一聽、二掛、三查證」,保持冷靜並與親友或警方確認,避免落入陷阱;除識詐外,警方也提醒民眾平日要提高防竊意識,尤其是騎乘機車的族群,停車時務必將鑰匙拔下、車輛上鎖,避免因一時方便而讓宵小有機可乘。
里港警分局分局長邱逸樵表示,民眾務必做到「一聽、二掛、三查證」,遇有疑似詐騙情事,應立即撥打 165反詐騙專線或與親友確認,同時也要養成「人離車鎖」的習慣,隨時注意周遭環境,共同守護社區治安,未來將持續走入各社區,結合防詐與防竊雙重宣導,期盼居民能提升警覺、互相提醒,攜手打造安心安全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