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台北報導】 由臺北市文化局與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主辦,財團法人台北市228協會提案,臺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人權教育議題輔導小組及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協辦的「深耕校園人權教育巡迴展」,於9月29日至10月3日在臺北市立中正國民小學率先登場,為今年巡迴活動揭開序幕。
本次展覽以「人權共融 責任同行」為主題,呼籲每個人都應承擔共同維護多元人權的責任,並透過多元化的展覽方式,讓孩子們在校園中培養尊重差異與包容多元的價值素養。
首場展覽除靜態展示外,更深入班級推廣,與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學生們針對性別、職業與分工等議題踴躍發表意見。例如有同學提到:「家事分配要考慮身高、年紀和能力,我在家最矮,所以不用洗碗」,展現了對家庭責任的理解;也有學生認為「當警察的男生比女生多,因為男生力氣大」,立即引來同儕回應「女生也有力氣大」,提醒這是「刻板印象」。透過交流,孩子們逐漸意識到,每個人享有選擇自由,但在行使權利時,也需兼顧尊重與不侵犯他人。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李惠芬執行長指出,學生的回饋展現了對人權議題的敏銳度,也呼應「不貼標籤、互相尊重」的核心精神。她並引用美國人權倡議者L. 羅恩賀伯特的理念:「人權必須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強調唯有將人權觀念具體實踐於日常,孩子們才能真正把尊重與包容化為生活行動。
巡迴展將持續至11月底,後續場次將於臺北市立介壽國中、私立靜修高中及福林國小陸續舉辦。主辦單位期望透過走入校園的方式,讓更多青少年深刻理解人權的價值,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尊重」與「包容」,共同邁向更加和諧的人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