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近期於彰化地區之包心白菜產地發生薊馬類危害,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應把握防治時機,提早預防並遵守正確用藥原則,以降低害蟲密度,確保收成。
臺中農改場表示,發生薊馬危害之包心白菜初期於葉片出現細微褐色斑紋,翻開葉心可發現薊馬藏匿其內活動;後期褐色斑紋擴大,甚至於外葉造成大面積褐化、壞死,嚴重恐影響商品價值。由於薊馬喜食幼葉並喜愛躲藏於葉片縫隙或凹陷處,加上其危害徵狀具遲發性(即受害後約1-2週才會產生明顯傷痕),農友應把握時機提早防治,避免田間害蟲密度升高。
▲包心白菜嚴重受害末期葉片產生大型褐色傷痕,並伴有壞疽、穿孔現象。(圖/臺中農改場提供)
臺中農改場進一步說明,目前包心白菜薊馬類的推薦用藥有第滅寧(蔬菜南黃薊馬)可使用。該場提醒農友面對害蟲應提早預防,施藥時應正確使用包心白菜已核准登記藥劑,以達到防治效果;同時為避免抗藥性,務必落實藥劑輪替使用,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切勿迷信單一藥劑,或是過度混藥,尤其不要使用未經推薦或來路不明的農藥;再次提醒農友,應遵守各藥劑施用後之安全採收期,確保農產品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