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附小今(18)日舉辦國際學伴「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來自美國、瑞典、越南、日本、加拿大等國的10位大學伴前來實體交流,小學伴們特別準備充滿台灣味的互動活動,包括夜市套圈圈、製作地瓜圓芋圓、造型氣球等趣味體驗,讓外籍學伴感受濃厚的在地文化與童趣。
▲國立東華附小舉辦國際學伴「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照片出處:國際學伴ICL計畫臉書粉絲專頁,下同)
來自瑞典的大學伴對於台灣人冬夏都吃芋圓、地瓜圓,而且有冷熱不同吃法,備感新奇且印象深刻。同樣的,她分享瑞典人在湖面挖冰洞,且能鑽到洞裡待上好幾分鐘的國家特色,也讓身在亞熱帶的花蓮孩子們嘖嘖稱奇。
▲造型氣球體驗,讓外籍學伴感受濃厚的在地文化與童趣。
在相見歡活動中,東華附小特地設計呵別出心裁的True or False活動,讓國外大學伴出題,讓小朋友猜猜關於該國的文化描述是對是錯。來自日本的大學伴描述「日本人都很愛喝抹茶」,小朋友紛紛回答True!,沒想到答案卻是錯的!她也加以說明,日本人喜愛的是抹茶口味的甜點,但是茶品則偏愛無糖口味。另外,加拿大大學伴所出的題目是「我們都騎著熊去上學,這樣比較省錢」,則引來東華附小小學伴們哈哈大笑。
▲東華附小小學伴指導外國大學伴製作地瓜圓、芋圓。
東華附小校長張慧娟熱情歡迎外國大學伴的到來,她以流利的英語表示,能在校園迎接國際學伴是附小全體師生的榮幸與喜悅,過去透過線上視訊已建立深厚友誼,如今首次面對面交流,意義非凡。她並提到,花蓮因交通因素不如大都市便利,更讓這次到訪、跨文化相聚格外珍貴,期盼藉此能讓外籍學伴更理解花蓮的生活風貌,也讓附小學生用英語分享真實的文化與情感連結。
▲東華附小校長張慧娟(右一)期盼「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能讓雙方更深入了解彼此的風土民情。
東華附小自111年起參與由教育部資科司補助、臺灣大學主辦的「國際學伴計畫」(ICL),今年邁入第4年。每學期由具備英語能力的外籍大學生陪伴國中小學生進行至少10週視訊交流與延伸活動。課程以生活與文化為主題,提供自然使用英語的機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國際視野與跨文化理解。
與傳統教室教學不同的是,「國際學伴計畫」採一對多對話模式,外籍大學生透過視訊與學生交流,在真實互動中建立友誼,鼓勵學生勇於開口、樂於表達,從而提升口語能力與多元文化素養。未來,東華附小也將持續深化雙語教育與國際交流,讓學生從花蓮出發,與世界接軌,也讓世界看見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