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高雄市光華國中掀起一場校園創意革命,由學生親手設計校門口的公車亭,並將得獎作品實體化上路,成為全台首例。這場橫跨近九個月的「校園公車亭創意設計競賽」,在校長王小芬的全力支持下,不僅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更讓教育、美學與城市公共藝術完美結合,寫下校園美學的新篇章。
光華國中校門口右側設有一座公車亭,由家長會提議舉辦「公車亭創意設計競賽」,讓學生為校園外觀注入新風貌。王小芬校長得知後立即拍板支持,她認為「參與設計不應只是美術班學生的專利」,因此開放全校徵稿,鼓勵所有學生組隊報名,以「光華國中校園生活」為主題,讓創意真正走出課本、落實在生活環境中。

活動自構思、籌備到評選歷時九個多月,過程中王小芬幾乎親自參與每場會議,並與美術老師共同規劃賽制。比賽吸引全校熱烈響應,共收件35件作品,最終選出20件入圍。評審團由教育局、交通局、觀光局官員及建築、媒體界專家組成,並開放全校學生票選,確保公平性與參與感。
獲得第一名的王妍筑同學作品〈校園星途〉,以溫暖色調描繪光華學子的青春足跡,作品後續由倍適特公司協助數位化輸出,正式登上校門口公車亭,成為高雄市的新亮點,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拍照打卡。第二、三名及佳作學生則獲得家長會贊助的獎金與「專屬造型公車亭獎座」,兼具紀念與收藏價值。

令人驚喜的是,第三名畢業生黃詠愛的作品〈茄子的校園生活〉,延伸誕生出可愛的校園公仔角色「茄利略」,並由全校票選命名。這個紫色俏皮的「茄子吉祥物」象徵光華學子的青春活力與團隊精神,也將成為光華國中專屬的校園象徵,強化學校認同與文化凝聚力。
王小芬表示,教育的本質不僅是知識傳授,更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揮創意與美感。「當學生的作品能成為社區的一部分,他們就會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她強調,這次的比賽讓學生從發想、設計、提案到成果展示,完整體驗設計思考過程,不僅培養審美與美學素養,也深化團隊合作與公共意識。
這場活動也引起市府關注,成為「校園美學 × 城市公共藝術」的成功示範。教育局官員表示,光華國中的創舉讓學生參與城市空間美化的實踐,展現了教育創新的無限可能。

王小芬最後表示,未來學校將延續這項計畫,持續舉辦相關主題競賽,讓學生以創意為校園留下獨一無二的印記。她笑說:「公車亭只是開始,下一步,我們希望每一位光華學生都能在學校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舞台。」
這座由學生親手設計的公車亭,不僅是交通設施,更是一堂充滿創意與教育意義的「城市美學課」,也象徵光華國中讓青春與夢想在城市中發光發熱的具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