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瑪家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稱原文發中心)全新面貌的歌舞館在今年七月份盛大開幕,不僅推出一系列的展演節目,邀請民眾進館欣賞演出與感受新場館的硬體設備,同時,也在館內大廳及館外迎賓廣場設置兩件公共藝術作品,讓民眾有更豐富多元的視覺感受。
在原住民族樂舞的過程中,眾人透過吟唱與相連的雙手,隨著相同的節奏圍圈起舞,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傳統,也是現代語境下文化傳承與對話的重要方式。「靈魂之舞」為本次歌舞館公共藝術作品的創作主題發展,以兩件「 獨舞·共舞 」及「 靈魂共舞 」的作品呈現,正是來自藝術家 Labay Eyong/林介文與陳俊憲在原住民族樂舞中的身體經驗與感受,分別透過具象與抽象的表現手法,試圖展現台灣原住民族樂舞的獨特特色及其深層的文化內涵。
Labay Eyong / 林介文,來自花蓮萬榮紅葉部落,太魯閣族人。現在在家鄉紅葉部落創作,熱愛傳統織布文化、軟雕塑、空間裝置,試圖在拼湊材質的過程中尋找本質精神;陳俊憲,生活於臺南將軍,擁有豐富的社區共創與藝術協作經驗。創作靈感源自於對自然與生活的細緻觀察與感受,近年來,結合手工鍛造的美學與機械動力特性,以風動作品為主軸,打造出獨具特色的金屬雕塑創作。
公共藝術不僅美化環境,更是連結人群與空間的重要橋樑。然而,許多民眾對公共藝術的創作理念、設置過程及其社會意義了解有限,為促進藝術與大眾的交流,文發中心規劃舉辦一場藝術作品分享座談會,邀請本次兩位創作藝術家,透過互動、對談與作品解析,讓民眾能更深入了解歌舞館公共藝術的價值,並提升多元文化視角的參與感知。
「 靈魂之舞 」腳踏之地-歌舞館公共藝術作品分享座談會,將於10月22日(三)下午兩點進行,以座談的方式分享創作理念故事,邀請大家一同加入我們舞圈的行列。民眾如欲查詢詳情,可至原發中心官網http://www.tacp.gov.tw查詢。
活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