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在全球香氛市場持續高速成長的浪潮中,亞洲香氛文化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由上海香料研究所與上海禧慶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迦楠美蒂香水創意中心)共同主辦,國際香氛藝術協會(ISSA)、亞洲香研所、香映文化傳媒及法國 GIP 香水學院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代表處協辦的「上海香氛四重進化之旅」,於 2025 年 10 月 16 日至 22 日圓滿落幕。其中,18 日晚間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香氛趨勢論壇」,更成為本次活動最受矚目的焦點,吸引兩岸與東南亞地區的香氛品牌創辦人、學者與專業人士共襄盛舉,為東方香氛市場的未來開啟全新篇章。
此次活動以「進修、展會、交流、實察」為主軸,完整串聯香氛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從教育訓練、品牌觀察到市場落地,展現亞洲香氛產業的多元面貌。首先登場的專業進修課程由上海香料研究所主辦,邀請國家級科研團隊與高校講師聯合授課。課程從經典香氣如「香奈兒五號」與「無人之境」的結構分析出發,引導學員實作玫瑰、茉莉與馥奇等香型調製技術,讓參與者深入理解香氛原料、配方結構與氣味工程的奧秘。

隨後舉行的「氣味上海 NoteShanghai 秋季展」則讓參訪團親身走入中國最具規模的香氛專業展會,與多家頂尖品牌、OEM 代工廠及天然香料供應商面對面交流。展會現場可見中國香氛市場的爆發性成長,從香氛家居到個人香氣護理再到 IP 聯名合作,各式創新應用正逐步形成完整產業生態,顯示氣味經濟在華人市場的強勁動能。
本次最具代表性的重頭戲,是於上海香料研究所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香氛趨勢論壇」。論壇以「香氛品牌如何市場化」為主題,由郭明政老師主持,集結多位產業領袖與品牌創辦人同台對談,包括穎通集團代表顧瑋玥、中國美容博覽會(CBE)代表郭世奇、《拓趣》品牌主理人四月、EKA天物創變者群落合夥人王子燁,以及國際香氛藝術協會(ISSA)理事長何宗禧。
論壇討論聚焦於品牌商業化策略、通路布局與文化價值的平衡,並透過現場互動的「盲聞挑戰」與「香氣體驗」,讓嘉賓親身感受兩岸品牌的創意差異與氣味語彙的多樣性。

在論壇中,《UTTORI》品牌主理人 LUCA YUAN 分享了自己作為中國早期香氛品牌先行者的觀察,認為「東方香氣」正成為全球市場的新語言。他強調:「中國消費者的嗅覺審美正在成熟,我們的香氣不只是香,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延伸。」來自台灣的 ISSA 教務長謝凱薇(Kaiwei)則以「聞見台灣・佐人情味創香」為題,分享如何將在地文化轉化為嗅覺故事。她以鳳梨酥為靈感創作的香水《Island Crumb》,結合金鑽鳳梨、奶油與甜橙的氣息,現場試香瞬間吸引全場關注。謝凱薇表示:「我希望讓世界聞見台灣,讓香氣成為文化交流的媒介,而不只是商品的載體。」
在產學論壇結束後,活動團隊更前往上海香氛產業的多個核心據點進行市場考察,包括由穎通集團策劃的法國百年品牌 CARON 特展,以及阿多瑪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松江工業區的香氛代工廠。學員們實際走入香氛產品從研發、灌裝、包裝到品控的生產線,深刻理解品牌落地與製造流程中的關鍵技術與法規要求。

透過這一系列交流與觀察,「上海香氛四重進化之旅」不僅強化了香氛教育與產業實務的結合,也促成多項跨境合作與供應鏈媒合。國際香氛藝術協會(ISSA)理事長何宗禧指出,香氛產業的競爭早已不只是產品之間的較量,而是文化、教育與通路整合的全面升級。「這次有許多學員第一次來到上海,我們希望透過兩岸間的實質互動,構築屬於東方香氛的國際話語權,讓香氣成為文化的共同語言。」
此次活動吸引來自台灣、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澳門與馬來西亞等地的專業人士參與,被譽為亞洲香氛產業年度最具代表性的盛會之一。
隨著活動圓滿落幕,「海峽兩岸香氛趨勢論壇」也象徵著東方香氛邁向國際化的新起點,為亞洲香氛教育與文化交流揭開全新篇章。
主辦單位: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禧慶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迦楠美蒂香水創意中心)
協辦單位:ISSA國際香氛藝術協會、亞洲香研所、香映文化傳媒
國際合作:法國GIP香水學院 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代表處
活動日期:2025年10月16日至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