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針對近日網路上流傳「7月5日日本大地震」的傳聞,引發民眾高度關注與疑慮,花蓮縣議員魏嘉賢今(4)日在大地震預言前夕,籲請大家理性面對、切勿過度恐慌,他強調目前並無任何科學依據能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但花蓮縣位於地震活動頻繁的板塊交界區,確實需要強化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
▲縣議員魏嘉賢說明備妥防災救難包的重要性。(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下同)
魏嘉賢指出,過去幾年花蓮地區歷經多起重大地震,包括: 2018年2月6日花蓮強震、2022年9月18日(0918池上地震)、2024年4月3日(0403花蓮強震)。這些事件不只損毀建物,也重創居民心理與生活,這也提醒我們防災準備不能間斷,也不能倚賴運氣。
▲縣議員魏嘉賢強調,與其擔心地震預言,不如做好防震準備。
「與其被謠言、預言牽著鼻子走,不如主動檢視準備。」魏嘉賢建議,全民可將這波預言視為一次實際行動的提醒,從家庭、社區、學校做起,立即檢查:
1.緊急避難包物資是否齊備。2.全家人是否知道地震時的集合地點與聯絡方式。3住宅是否結構安全,有無防止家具傾倒措施。4.社區是否針對長者、孩童及行動不便者建立協助網絡。
他也進一步呼籲,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應攜手推動「社區防災日」、「避難路線地圖公布」、「家庭防災演練週」等實質作為,並結合像慈濟基金會、台積電慈善基金會、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等民間及學術資源,提供教案、物資與志工支援,讓防災教育更貼近民眾生活。
▲緊急避難包物資包括手電筒、口哨、礦泉水等,都應備齊。
魏嘉賢強調,地震預測或許無法準確,但我們可以準備得更完善。當每戶家庭都做好準備、每位市民都了解應變步驟,就能在災難來臨時,把傷害降到最低,守護彼此的生命安全與家園安穩。
提供相關的防災小常識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5aReAxe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