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愷哲(直銷制度權威、直銷社群行銷權威、智點直銷 市場發展部總經理)
「顧問,我不是不努力,而是我不知道怎麼在網路上經營人脈。」
這是一位年資超過10年的直銷領導人,在課後留下來對我說的話。這段話,幾乎也代表了當代直銷人的心聲。
疫情之後,線上行銷成為各行各業的轉捩點。對直銷產業而言,這個改變更是深刻。過去以「人與人面對面關係」為主體的經營模式,正在迅速轉向「線上信任養成」。然而,絕大多數直銷人對於如何在線上經營陌生人脈,仍舊停留在貼產品照片、發限時動態、加好友這種「片段式操作」的階段。
問題不在於工具,而在於觀念與系統的建立。做為長期協助直銷公司與團隊轉型的顧問,我觀察到一個重要現象——沒有經營節奏與轉化邏輯的線上曝光,不會產生有效人脈。以下我以多年輔導經驗,提出5個在線上建立人脈的核心策略,協助直銷人真正轉化「陌生接觸」為「信任關係」,並建立可複製的組織擴展模式。
熟人市場正快速枯竭,線上經營成唯一出路
直銷人最常面臨的困境,莫過於熟人市場的極限。在早期的直銷訓練中,「名單開發」與「邀約話術」是基本功。然而在2020年之後,這套邏輯完全無用武之地。大多數人對銷售訊息的敏感度提高,親友關係變得更謹慎,熟人開發的迴避率節節攀升。
這不只是情感上的尷尬,更是市場行為的演變。根據某知名直銷公司內部調查,有72%的新人在加入後90天內無法持續,是因為缺乏可延伸的陌生人脈來源。這樣的現象說明一件事:直銷若無法發展人脈池,就難以長期複製與成長,而線上人脈的發展就變得至關重要。
常見錯誤:把社群當成目錄,忽略信任養成
不少直銷人一頭熱地開啟了自己的Facebook、Instagram或TikTok,甚至拍起短影片,但成效卻不如預期。問題出在哪?我總結出5個常見的錯誤現象:
- 產品堆疊式貼文:頁面充斥促銷訊息與產品照,缺乏個人特色;
- 缺乏明確定位:看不出這個人是誰、專長是什麼、想吸引誰;
- 互動意識薄弱:沒有留言互動習慣、限動不回覆訊息;
- 私訊即成交:對話一開始就導向銷售或邀約;
- 無複製邏輯:即使有成果,也無法讓團隊複製成功模式。
這些錯誤,並不是不努力,而是缺乏整體性的經營觀念與行動結構。
策略一、重新定位個人形象,讓你「被認識」
一切從「被看見」開始,但不只是曝光,更是「讓對方理解你是誰」。在我輔導直銷團隊時,會請每位成員先釐清3個核心問題:
- 我希望別人用什麼身份記住我?(健康顧問、創業媽媽、自由職人……)
- 我的社群頁面是否呈現這個角色?
- 我的照片、語氣與內容,是否支持?
例如,有一位夥伴從事婦科保健產品,她將定位調整為「熟齡女性婦科保健陪伴者」,並設計一系列「過40女性常見問題」的貼文,迅速吸引大量同齡粉絲互動與私訊。在社群時代,直銷人不僅是銷售者,更是內容創作者與品牌經營者。
策略二、內容不是廣告,而是價值交換
在社群裡發文,不是為了賣產品,而是要創造價值。
建議採用「內容四分法」,讓經營節奏穩定:
內容類型 | 目標 | 範例主題 |
信任型 | 讓人認識你這個人 | 我的創業轉折、育兒與經營的平衡 |
專業型 | 展現你能帶來的幫助 | 如何挑選益生菌?你應該關心的三件事 |
社群型 | 增加互動與參與 | 你覺得現在健康問題最困擾的是什麼? |
成果型 | 建立可信度與吸引力 | 團隊新夥伴成功的第一場說明會分享 |
內容是讓人願意「靠近你」的磁場。真正有效的經營,是讓對方主動開口問你:「我可以了解一下你在做什麼嗎?」
策略三、互動是信任的暖身操
人脈不是靠貼文建立的,而是靠互動。在社群平台中,演算法優先推薦「有來有往」的帳號,這意味著:你不互動,就不會被看到。
我建議新手使用「321人脈互動法」:
- 每天回應3則他人的貼文(真誠留言);
- 點2則限動進行投票或回應;
- 私訊1位過往互動者,輕鬆開場不推銷。
這種互動機制,讓你從一個陌生帳號,轉變成對方心中的「熟悉輪廓」。等到對方產生好奇,詢問你在做什麼時,才是轉化的起點。
策略四、設計人脈轉化流程,從關注到成交
即便有人開始注意你,也不代表他馬上會成為客戶或夥伴。線上轉化需要邏輯,以下是建議大家的5步流程:
- 關注期:對方開始看到你內容,覺得不錯;
- 互動期:你與對方有留言、限動、私訊等往來;
- 好奇期:對方主動提問或表現出興趣;
- 邀約期:你引導對方了解產品或事業說明;
- 轉化期:對方試用產品、參加說明會或開始合作。
整個流程從「被看見」到「願意行動」,平均需要7天到4週的觀察期。越不急著成交,越容易成交。
策略五、讓系統複製,組織才會穩定成長
很多人自己能做得好,卻教不出團隊。真正的關鍵是:是否有可複製的「標準作業流程」。建議直銷團隊可規畫社群人脈經營系統,包含:
- 每週貼文主題表與模板
- 限動互動任務表
- 私訊的開頭語
- 線上與線下活動的SOP
- 團隊用的圖包共用區
當一個新人在加入的第一天就知道「我今天要發什麼、要跟誰互動、怎麼引導對話」,那麼這個組織就具備「可預測的成長性」。
在信任斷裂的時代,溫度與節奏才是最強的競爭力
在線上建立人脈,不是用更厲害的話術去成交,而是用內容去說話、用互動去養熟、用節奏去建立信任。
當一個直銷人懂得經營自己的聲音、品牌與影響力時,就能跳脫靠親友、靠熱情、靠運氣的經營方式,而走向可複製、可長久的專業直銷之路。未來,不會是最會推銷的人贏,而是最能被信任的人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