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竹田報導】 為強化六堆地區客家社團歌謠班之專業知能,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今(16)日於屏東縣客家文化中心B1交誼廳舉辦「114年客家文藝研習計畫」。此次特別邀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吳榮順南下授課,以「六堆客家歌謠的演唱與教學」及「客家合唱曲的演唱詮釋與指揮」為主題,帶領學員深入學習並實際體驗。
吳教授開場時先介紹南北山歌與南北八音的區別,強調唱歌要遵守三個原則1.聲、2.韻、3.詮釋,本次課程分為兩大方向:首先在「六堆客家歌謠」部分,吳榮順教授以近半世紀流傳於六堆的傳統歌謠為範圍,講授包括〈大門聲〉、〈老山歌〉、〈山歌仔〉、〈平板〉、〈月有情〉、〈美濃小調〉、〈美濃調〉、〈哥去採茶〉及等曲目,並說明六堆歌謠與北部山歌聲腔的異同。課程中教授逐首示範演唱,並指導學員跟唱,讓參與者在實際演練中掌握曲風特色與歌謠精髓。此外,也特別教授齊唱式歌謠的指揮技巧與詮釋方式。

在「客家合唱曲」的部分,縣內客家合唱團率先演繹齊唱曲〈美濃小調+新民庄調〉及合唱曲〈行過〉或〈挑擔歌〉,現場由指揮引領,展現齊唱與合唱的不同氛圍。吳教授並親自上場指揮與詮釋,從專業角度剖析客家合唱曲的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讓學員們獲益良多。
研習課程最後,由夜合歌謠班帶來齊唱曲〈挑擔歌〉及合唱曲〈賣雜細〉,展現學習成果。吳榮順教授並當場講評,肯定學員的努力,也指出未來可精進之處,期勉大家持續精進,將六堆歌謠文化薪火相傳。

屏縣府客務處處長李明宗表示,六堆客家歌謠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此次透過專業教授的指導與團體交流,不僅提升歌謠班的專業素養,也讓傳統與合唱形式相互呼應,進一步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