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文化局攜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以「木築城市DNA」為主題舉辦「實構築競賽」。市長黃敏惠21日揭曉成績,大專組金獎由實踐大學作品《Pavilion of Stacking》奪得;高中職組金獎則由臺中市私立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與台中市市立惠文高中聯合創作的《木光之間》脫穎而出。
《Pavilion of Stacking》作品靈感取自河狸築壩行為,以木材堆疊方式重現「河狸池」自然濕地的和諧美景,展現生態與人文的高度融合。《木光之間》作品未使用任何螺絲或鐵釘,改以農用布料固定木構,創新詮釋傳統工藝,團隊成員雖非設計科班出身,卻展現驚人的創造力與執行力。
嘉義高工作品「嘉築史」也獲優選肯定,參賽學生以嘉義市噴水圓環為發想,作品圍繞著象徵「噴水圓環」的環型木材,並融入嘉義市東西兩區的地勢落差,規劃木構創作的高低差,並將嘉義市重要幹道、巷道的交錯,透過木材大小表現,讓黃敏惠不禁大讚具有巧思,且相當親切。
▲市長黃敏惠參訪各組木構築作品。(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黃敏惠表示,嘉義是木都,更是一座有文化、歷史的城市。希望透過木構築競賽,鼓勵青年關注地方、參與地方,感謝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的支持,提供優質阿里山柳杉作為材料,藉由良好的生產流程規範,達成永續循環,傳達台灣森林永續經營的概念。競賽過程計有700棵以上柳杉投入使用,結合金屬、現代工法,展現木構築創作更多樣的可能。
黃敏惠在學生進行實地搭建時,即曾前往賽場送上鼓勵,今日看到各有精采的作品呈現眼前,感動表示雖然從設計、模型製作到實地搭建,每一步都充滿挑戰,學生實地搭建的3天2夜中,更經歷風雨及炎熱氣溫的挑戰,但參賽的學生們極大的熱情與努力,難能可貴;同時,感謝日本業者以先進防腐技術,與在地製材所合作,讓這些作品得以落地實現。
文化局長謝育哲指出,這場競賽不只是一場設計比拚,更是城市文化與青年創意的交流場域。市府將持續支持木構文化推廣與相關產業鏈發展,期盼藉由競賽的辦理,帶動更多市民走進木構築空間,重新感受木材之美與在地歷史的連結。
10座得獎作品將持續在文化局廣場展出至10月5日,承辦單位也安排導覽解說,讓民眾更精準理解學生作品的設計理念。
文化局表示,今年競賽聚焦「嘉義建城321年」的歷史軸線,邀請參賽者設計兼具紀念性與公共性的小型空間裝置,延續「城市客廳」的概念,打造市民可以停留、對話與互動的場域。參賽團隊從主題研究、概念設計到材料施作,將空間創意化為具體實體,讓歷史與生活在木構之中交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