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午後陽光灑落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紅磚區西四館,82歲被譽為「台灣永遠的館長」的藝術家黃光男,以近三年的全新創作舉辦「二82年華」沙龍展,開啟全新創作的旅程。
特別的是,來自基隆瑞濱國小的14位偏鄉學童,也展開一場難忘的藝術初體驗。這群孩子來自花東原住民,因家人北上移居,多以捕魚為生。首次踏進華山展場,先由Alleycat’s Pizza巷貓餐廳招待孩子們開心的午餐,接著走入展館,近距離感受大師的創作能量。
孩子們不但先深情地朗讀畫裡的詩句,在黃館長弟子高駿華博士的指導下,並嘗試臨摹館長經典的「窗外系列」作品,創作屬於自己的小小作品。黃光男親切地分享童年故事,提醒孩子:「要學會觀察自然的細節,這些小發現將成為你生命中最珍貴的養分。」一場跨越年齡、充滿童趣的「待用課程」藝術陪伴與體驗,就此在展場展開。
孩子們對館長筆下的果實、公雞、麻雀驚呼連連,笑聲此起彼落。「那蘋果好像真的在桌上!」、「那隻公雞好帥,好像要啼叫了!」,純真的反應讓黃館長微笑不語,彷彿重拾藝術初心。他溫柔地說:「麻雀、公雞和果樹,都是我童年的朋友。創作的靈感就藏在生活裡,關鍵在於觀察與想像。」
有人問到藝術收藏的價值,黃光男堅定回應:「藝術帶來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它的力量,在於觸動心靈,而不是金錢上的數字。」對偏鄉的孩子而言,這趟旅程不只是看展,更是一次被藝術溫柔擁抱的啟蒙。策展人陳欣婷博士表示,讓孩子從偏鄉走進展場,是縮短城鄉距離、種下希望種子的開始。

82歲的黃光男,用畫筆連結世代,用故事傳遞初心。「窗外的枝葉藏著童年的雀鳴與柿紅,畫裡的光影安放了歲月的思念與寧靜。」當孩子們背著書包離開,笑聲仍在展廳回蕩,如同藝術的光芒,在「寧靜與熱烈」之間閃閃發亮。
「二82年華」沙龍展寓意人生的交錯與延續,以詩意展現藝術家對生命的沉澱與信仰。展期至10月28日止(週一休館),地點於華山紅磚區西四館展出,邀民眾一同走進這場充滿人文溫度的藝術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