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名來到懷來縣長城釀造有限公司,參觀非遺沙城老窖釀造技藝;在白酒文化源遠流長的華夏大地,沙城老窖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蘊,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懷來縣釀酒歷史悠久,自元朝便是燒鍋星布、缸房林立,沙城酒不僅暢銷京畿,還遠銷今蒙古烏蘭巴托一帶,素有「沙酒飄香三千里」之美譽。
據介紹,沙城老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久遠的年代,歷經歲月的洗禮與沉澱,其釀造工藝不斷傳承與發展。從原料的精心挑選到每一道工序的精細把控,都蘊含著釀酒師們的匠心與智慧。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傳承沙酒傳統釀酒工藝,開創性地融入了白酒泰斗周恒剛先生研發成功的「北斗工藝」,成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1949察哈爾省政府接收了懷來數家手工釀酒缸房,成立華北第四十六公營酒廠,後改稱為河北省沙城酒廠,即長城釀造集團前身,公司已有75年歷史,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白酒廠。
一進入沙城老窖萬噸陶壇酒庫就聞到了濃郁的酒香,那濃郁醇厚的酒香,是時間的饋贈,也是技藝的結晶。
沙城老窖酒業生產部部長張樹彪介紹了沙城老窖獨特的釀酒工藝,一個是原窖法,將發酵到期後的酒醅,出窖拌糧、加稻殼、裝甑、蒸煮蒸餾,出甑攤涼加曲,再入回原窖池進行下一輪次的糖化發酵。
這是根據北方氣候特點,為保證窖池的生命力,也是為了酒醅中微生物更好地適應原發酵池的環境,持續發揮作用而採取的工藝,有別於川派產區的跑窖法工藝。
混蒸混燒工藝則是釀酒原料和酒醅拌和後一同入甑,在蒸餾出酒的同時,把釀酒原料蒸熟,此法稱作混蒸混燒。混蒸混燒工藝,能夠充分提取糧香,使酒體香氣濃郁豐滿,同時可以極大地降低能源消耗。
在傳統工藝之後沙城老窖也引進許多新的設備與技術,例如「北斗工藝」技術,從老窖泥分離出優質的己酸菌、丁酸菌、丙酸菌、甲烷菌等菌株,擴大培養,用於新建發酵池窖泥中,使用兩年後,與使用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甚至幾百年的老窖池釀出的酒一樣醇厚濃郁,在傳承的基礎上有了新的創新發展。
為什麼要用「陶壇」儲酒,講師太佳琪說,沙城老酒堅持選擇最原始的陶壇來儲酒不僅是傳統的延續,更是數千年來釀酒大師智慧的結晶。
因為,經過不斷的嘗試,發現只有陶壇「會呼吸」,能讓酒體「活起來」,陶壇在高溫燒制過程中會形成大小不一的微型網孔,使酒體分子能自由「呼吸」,有利於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減少酒中刺激性成分,口感更加醇和。
沙城酒的釀造從元朝開始,至今已有八百年歷史,明朝時沙城已成為塞外產酒勝地,清朝達到鼎盛;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出張家口經懷來到沙城,在品嘗後說;「酒甚佳」並賜名「沙城沙酒」。沙城老窖釀造技藝釀的好酒從此飄香百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