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自由撰稿人
2024年4月19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了第五輪核污染水排放。按照此前幾輪的排放規模,本輪同樣會排放約7800噸核污染水。而根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計畫,他們計畫在2024年完成七輪核污染水排放,總量預估將達到約54600噸。而在過去四輪核污染水排放中,日本已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質。而這些核汙染水的排放,對我們的海洋生態及人類都毫無影響嗎?而這一切真如同日方所說般的安全無虞的話,那為何日方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中處理掉,而是要排放到屬於全球人類的海洋之中呢!
據有關權威專家推測,自日本開始排放核污染水以來,這些污染水早已透過北太平洋洋流,直接影響範圍則到朝鮮半島、大陸與台灣沿海地區。這些核污水中仍含有放射性核素,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並富集。其中核污水中的氚含量最高,這種元素從外部對人體造成輻射的可能性不大,但大量進入到海洋食物鏈中,再經由這些海洋生物的食物進入到人體後,人體是否能夠排出,這些目前都存在不可知的隱患及疑慮,而若是產生影響,則是輕則導致疲乏無力、嗜睡、食欲減退等症狀,長此以往,還可能會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同時,也有外國專家研究稱,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和碳14,其中碳14有損害人類DNA的潛在危險。
因此,核輻射主要對人體有下列影響:
- DNA損傷和細胞突變:核輻射可以直接與細胞內的DNA相互作用,導致DNA鏈斷裂、堿基改變和細胞基因突變。這可能影響細胞正常功能和遺傳資訊的傳遞,增加癌症發生的風險;
- 癌症發生:核輻射與多種癌症類型的發生關聯密切。長期接觸高水準的輻射會導致白血病、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增加;
- 輻射病和急性放射病:高劑量的核輻射暴露可以引起輻射病或急性放射病。這是指在短時間內大量接受輻射,導致嚴重的放射性損傷。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頭痛、疲勞、造血功能抑制等,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
- 遺傳損傷:核輻射還可能對人體的生殖細胞造成損傷,導致基因突變和遺傳缺陷的出現。這可能影響子代的健康狀況,增加遺傳性疾病和畸形的風險;
- 免疫系統抑制:接觸核輻射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 慢性健康問題:長期低劑量的核輻射暴露,雖不會立即引起明顯的症狀,但潛在的健康問題可能長期累積。這包括慢性疾病、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問題等。
而對於日本如此排放核廢水,臺政府當局無作為,更無視有關環保團體、漁業組織、普通漁民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議。有環保團體發表聲明表示,臺灣水產業每年貢獻數百億元新台幣的經濟產值,核污染水排放嚴重危害臺灣,當局必須為漁業監測、檢測及賠償安排等與日方交涉。地球只有一個,台灣也只有一個,不論是萊豬、核食到現在海洋生態可能遭受的汙染水產品,這些會對台灣人民的健康而產生的食安隱患的狀況,都應是當局政府在執政中最應重視的一件大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